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娜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旅游
  • 2篇文化
  • 2篇城市
  • 1篇地方传统文化
  • 1篇动物意象
  • 1篇遗产
  • 1篇遗产旅游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博物馆
  • 1篇艺术类
  • 1篇艺术中心
  • 1篇意象
  • 1篇育人
  • 1篇政教
  • 1篇中国饮食文化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经验
  • 1篇思政
  • 1篇思政教学
  • 1篇女性

机构

  • 12篇南京旅游职业...

作者

  • 12篇王丽娜
  • 2篇韩琳琳
  • 1篇魏文静
  • 1篇韩琳琳

传媒

  • 2篇兰州教育学院...
  • 2篇湖北函授大学...
  • 2篇中国商论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江苏商论
  • 1篇连云港师范高...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收藏与投资
  • 1篇湖北开放职业...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陈忠实《白鹿原》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白鹿原》是一部以男权社会为主要背景创作出来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彻底脱离传统的男性创作视角和文化背景,文中大部分女性形象都以悲剧命运收场,很难表达出自身的个性。但正是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促使整部小说呈现出一种沉郁而又厚重的写作风格,从侧面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存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于苦难生活的同情之心。本文主要从田小娥、白灵以及吴仙草三个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陈忠实该作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王丽娜
关键词:《白鹿原》女性悲剧命运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课程育人实效的大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从教学目标设定、思政内涵挖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结果评价等方面重新架构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韩琳琳王丽娜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育人
新时代城镇化背景下南京乡村文化旅游空间演变探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分析了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历程及现状,并指出江宁乡村文化旅游四大类型及其空间演变路径,为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王丽娜
关键词:城镇化文化旅游
南京博物馆群百年功能演变探究
2016年
南京博物馆群的诞生与发展不仅折射出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迁,也蕴含着苏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文梳理了南京博物馆群从富商强国到历史文化保护,再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构建互动城市文化空间的内涵与功能上的变化,指出南京博物馆群的诞生发展虽与西学东渐思潮交织在一起,但却在逐步走上中国化、本土化和地方化的道路。
王丽娜
关键词:城市化
基于接受美学的南京艺术类博物馆美学价值探究——以南京鼓楼区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为例
2016年
本文以审美经验为切入点,从审美经验在创作、接受、交流三个向度的相互作用中探求南京艺术类博物馆在公众参观体验过程中,如何参与城市文化空间构建,对公众产生影响和效应,并进而参与社会规范的形成和社会秩序的重构。
王丽娜
关键词:审美经验艺术博物馆
基于城市记忆构建公共文化空间——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以"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博物馆"之称的金陵制造局工业建筑遗址群空间置换为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探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基于城市记忆构建体验性强、互动性高的集文商旅一体融合的当代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王丽娜
关键词:城市记忆旅游文化公共文化空间
贾平凹《秦腔》的文化世界被引量:1
2017年
《秦腔》这部文学作品投入了贾平凹大量的心血,他敢于面对现实并对乡土有着炽热、强烈的情感,真实而又深入的描写了农村日常实际生活面貌,体现了农村社会的不同形态,蕴藏这我国当代丰富的文化世界精神。因此,问了进一步探究贾平凹《秦腔》中文化世界,本文首先根据秦腔的定义及其内涵对秦腔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并基于此,通过神秘文化、农耕文化、传统文化三方面,详细论述了《秦腔》中所包含的具体文化内容以及在作品中的表现。旨在更加深入全面的认知我国当代文学与文化。
王丽娜
关键词:《秦腔》文化
南京历史文化传承与地方传统文化建设路径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通过对南京历史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分析,针对南京历史文化特点及其重要性,分别从加强南京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注重社区和乡村的文化建设、促进南京地方文化产业建设三方面,提出了南京历史文化传承与地方传统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旨在能够进一步弘扬南京优秀历史文化,借助地方传统文化建设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王丽娜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传承
基于文旅融合的南京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在文旅融合视角下推进南京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助于挖掘南京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推进南京非遗项目产业融合和提升南京非遗项目的影响力。这项工作在整体上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借助文旅融合推动南京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南京文化与旅游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南京非遗项目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南京非遗项目文旅资源;激发南京当地居民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拉近南京非遗项目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王丽娜
文旅融合视野下的南京禅茶文化
2022年
本文通过文献搜集与实地调研,探寻南京禅茶文化意蕴,为禅茶文化在当代佛教名山的茶文化旅游开发提供借鉴,树立南京古城的优雅形象。
王丽娜韩琳琳
关键词:禅茶茶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