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真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再灌注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急诊PCI术治疗急性STEMI患者183例,其中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时间≤6h者97例为观察组,>6~12h者86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发病48h内及PCI术后1a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记录PCI术后1a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PCI术后1a时LVESD[(34.48±3.17)mm]、LVEDD[(52.49±3.69)mm]、LVEF[(49.73±3.42)%]与发病48h内[(38.97±3.14)mm、(53.84±3.28)mm、(47.64±5.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术后1a时LVESD[(32.99±3.73)mm]、LVEDD[(47.95±3.74)mm]低于发病48h内[(39.15±2.74)、(54.36±3.62)mm],LVEF[(55.37±3.68)%]高于发病48h内[(46.72±5.42)%](P<0.05),且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1a,观察组再次PCI治疗、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和心血管病死率(5.15%、5.15%、8.25%、4.12%、4.12%、6.19%)均低于对照组(17.44%、19.77%、23.26%、12.80%、16.28%、13.95%)(P<0.05)。结论急性STEMI确诊后应采取措施在发病6h内接受PCI术治疗,以改善远期预后。
- 王丽翟真王海连康秀华韩龙飞李静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
- 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提高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资料完整的153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2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平板运动试验真阳性组(n=82)和假阳性组(n=71),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平板运动试验数据。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射血分数、运动时间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平板试验作为辅诊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方法 ,具有简便、经济的优势,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评价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应结合患者年龄、病史特点、运动量以及伴随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 翟真王丽韩龙飞康秀华
-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影响因素
- 甲基苯丙胺相关性心肌病被引量:1
- 2017年
- 甲基苯丙胺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非法滥用的兴奋剂之一.据国外相关文献报道,2010年美国成人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位居第三位,而其中超过5%的心衰患者与包括甲基苯丙胺在内的兴奋剂滥用相关[1].国外关于甲基苯丙胺相关性心肌病(MAC)的病例报道在逐年增加,但在国内部分患者就医时由于各种原因隐瞒实情以及对MAC认识不足,所以MAC相关报道较少.本文简要阐述了甲基苯丙胺的药物发展历史、药理作用,以及其发病机制、临床病例分析、治疗预后等相关内容.
- 翟真金华
-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病例分析病例报道心衰患者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8例糖尿病并发AMI(A组)与68例非糖尿病AMI(B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不同点。结果A组比B组合并高血压率高,77.6%比38.2%;发病年龄早,(62.8±11.5)岁比(67.3±10.4)岁;静息状态下发病率高,77.6%比41.2%;无痛型比例高,46.6%比13.2%;来院就诊时间晚,(10.9±7.7)h比(4.5±2.8)h;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1.79±0.81)mmol/L比(1.40±0.47)mmol/L;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降低,(52.15±10.51)%比(61.21±11.58)%;发生并发症率高,50.0%比30.9%;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率低,20.7%比36.8%;溶栓再通率低,8.6%比27.9%;死亡率高,20.7%比7.4%。P<0.05或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型糖尿病者预后较无糖尿病者差。
- 翟真李学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预后
- 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ET)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及阜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有胸闷、胸痛症状拟诊为冠心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208例患者,计算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析运动平板试验真阳性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累及支数。并对TET发生ST段压低的导联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进行对比。结果 (1)TET阳性110例患者中,CAG阳性73例,阴性37例。TET阴性98例患者中,CAG阳性15例,阴性83例。TE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3.0%,特异性为69.2%,准确性为75.0%;TET的敏感性、准确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2)TET真阳性患者中冠状动脉为中重度病变的人数显著多于轻度病变(P<0.05)。(3)TET真阳性患者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人数显著多于单支病变(P<0.05)。(4)胸前导联V4~V6导联ST段改变者,CAG前降支病变率明显高于其他导联ST段改变者(P<0.05);下壁导联Ⅱ、Ⅲ、aVF导联ST段改变者,CAG右冠脉病变率明显高于其他导联ST段改变者(P<0.05)。结论 TET对评价冠心病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对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进行一定的预判。
- 翟真唐熠达王丽康秀华韩龙飞
- 关键词:冠心病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
- 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楽N末端B型脑納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STEMI患者315例,根据入院24h内血浆NT-proBNP水平分为NT-proBNP<66ng/L组164例和NT-proBNP>66ng/L组151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a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发生情况及病死率,Cox回归分析多变量与长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住院期间NT-proBNP>66ng/L组MACE发生率(31.8%)、病死率(19.2%)高于NT-proBNP<66 ng/L组(18.9%、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出院后3 a NT-proBNP≥66 ng/L组累积MACE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于NT-proBNP<66 ng/L组;Cox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3~4级(RR=0.961,95%CI:0.928~0.996,P=0.027)、NT-proBNP(R=1.001,95%CI:1.000~1.001,P=0.016)与STEMI患者出院3a内发生MACE相关;NT-proBNP为257.5 ng/L时,其预测STEMI患者出院后3a发生MACE的灵敏性为50.0%,特异性为86.7%。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与MACE相关;检测血浆NT-proBNP对STEMI的长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 王丽华琦王云飞李小明王军翟真马国栋李静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