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绍华

作品数:58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1篇细胞
  • 20篇干细胞
  • 12篇精原干细胞
  • 8篇体外
  • 8篇分化
  • 7篇心肌
  • 7篇生物学
  • 7篇肌细胞
  • 7篇教学
  • 6篇教育
  • 5篇心肌细胞
  • 5篇养心
  • 5篇体外培养
  • 5篇培养心肌
  • 5篇睾丸
  • 4篇医学教育
  • 4篇生物学特征
  • 4篇小鼠
  • 4篇小鼠精原干细...
  • 3篇影响因素

机构

  • 56篇泸州医学院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青海医学院

作者

  • 56篇吴绍华
  • 9篇谢华福
  • 9篇徐富翠
  • 9篇何红媛
  • 9篇胡礼振
  • 7篇郭勇
  • 6篇郭勇
  • 6篇吴丽君
  • 4篇杨燕玲
  • 4篇李以樟
  • 4篇梅欣明
  • 4篇王萍
  • 3篇朱小平
  • 3篇胡红梅
  • 3篇夏冬
  • 2篇薛清彩
  • 2篇俞利平
  • 2篇余鸿
  • 2篇尹思源
  • 2篇韩济南

传媒

  • 29篇泸州医学院学...
  • 8篇四川解剖学杂...
  • 4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医教育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西南军医
  • 1篇国际遗传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精原干细胞染色体G带显示及其影响因素(英文)
2007年
背景:精原干细胞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殖工程带来了新希望,而在体外维持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的稳定性是其使用的关键问题之一。目的:探索精原干细胞染色体G带显示技术及其影响因素,为如何鉴定培养状态下干细胞的染色体核型提供实验参考。设计:观察实验。单位:泸州医学院材料:实验于2004-03/2005-04在泸州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生后10d左右的昆明系小白鼠(雌雄均可)由泸州医学院动物科提供(许可证号:川实动管质第17号),低糖DMEM,10mg/L丝裂霉素C,IMDM培养基,1×10-5mol/L秋水仙素(磷酸缓冲液配置),7.5mmol/L低渗氯化钾,甲醇:冰醋酸(3∶1)固定液,Giemsa染液,0.25%胰蛋白酶。方法:取小白鼠股骨骨髓,进行饲养层细胞的制备。取生后7~8d左右雄性小白鼠睾丸并制成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为3×105L-1,接种到预先制备好的骨髓基质细胞饲养层上,细胞在37℃、体积分数0.05的CO2、70%湿度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生长到15~20d时,吸出克隆细胞团,吹打分散后滴加秋水仙素处理4~6h。收集细胞悬液,再经低渗处理后滴片染色。选择染色体分散良好,无重叠的分散中期的细胞进行记数,观察染色体形态。主要观察指标:骨髓基质及精原干细胞的培养及染色体显色与计数。结果:精原干细胞的核型与正常小鼠体细胞的染色体形态一致,染色体呈粒状、棒状,核型为20对,40条。在油镜下镜检可见3种染色体形态,一种呈高浓缩状态的染色体,可计数染色体总数,但不能显出带纹;第2种是已完全展开并铺于赤道板上的处于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总数和带纹显示都非常清楚;第3种是染色体已折转并向两极移动,并逐渐开始浓缩,染色体总数可以计数,带纹不能清楚显示。结论:小鼠精原干细胞染色体受到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低渗处理的效果、滴片时细胞的分散程度及胰酶�
徐富翠梅欣明田强黄吉春吴绍华
关键词:精原干细胞染色体显带小鼠
潘氏细胞标本的探讨
1987年
用含酸或不含酸固定液固定不同时间禁食或摄食的小鼠回肠,并以不同的方法染色,光镜观察表明禁食或摄食对潘氏细胞的颗粒形态无明显影响;含酸固定液使颗粒溶解,不含酸固定液则能较好地保存颗粒;细胞的颗粒易被酸性染料着色.
吴绍华胡礼振谢华福吴丽君
关键词:固定液禁食染色
体外全骨髓法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现阶段多以动物为材料培养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性,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实验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拟建立稳定的培养方法。方法:实验于2007-03/09在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6个月以上流产胎儿由泸州地区妇产医院提供,产妇及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应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差速贴壁对细胞进行纯化。③实验评估: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及生物学特点,应用MTT法间接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结果:①培养4h,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开始贴壁,胞体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或三角型,培养第2~4天,见间充质干细胞胞体向两端伸出二三个粗短突起,此时细胞形态渐变为梭型,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并聚集成集落;随着细胞的生长,贴壁细胞逐渐表现为脊梁状、旋涡状生长,细胞突起增长、增粗,并可发出更细的分支,突起间可相互交织成网。培养7d时,见细胞铺满瓶壁面积的70%~80%,细胞排列紧密,此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铺成单层。苏木精-伊红染色见细胞多为长梭型,有突起及分支,胞体较大,核一个,较大,呈椭圆,着色浅,可见多个的核仁,胞质浅红色。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4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胞膜出现棕黄色阳性反应。③MTT法分别检测结果显示,2~6代细胞于酶标仪490nm波长处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七八代细胞。结论:利用全骨髓培养法成功地培养出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干细胞,且第3~6代细胞纯度高、活性好。
韩济南徐富翠侯艳秋吴绍华
关键词: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
教学质量评价及其方法被引量:4
1998年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资料,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按教育规津及教学目标要求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或对被评价者作出某种资格证明的过程。作为一种对教育质量检查评价的有效办法之一,教学质量评价以其严密的科学性,信息反馈的准确性以及作为定量测定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王素瑛吴绍华何红媛
关键词:教学质量
关于四川省三州少数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人员培养模式的探讨
1998年
探索实行定向招生,单独划线录取,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实行学校政府联合管理,按合同就业的培养模式,是为三州民族地区培养医学人才,解决缺医少药的主要途径。
陈明模吴绍华李文崇汪强
关键词:医药卫生人员少数民族地区
小鼠精原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培养状态下精原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为体外鉴定精原干细胞及认识精原干细胞在体内的生物学行为打下实验基础。方法:在预先制备的骨髓基质饲养单层上接种生后6 ̄10天雄性小鼠生精细胞,于IMDM培养基及37℃下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行为并对增殖后的细胞进行组织学、细胞化学、免疫组化及遗传学检测。结果:培养状态下的精原干细胞增殖经历了短暂增殖期、静止期和分离增生期三个阶段,且增殖细胞呈簇、团状生长,细胞间可见明显的胞质间桥,细胞核大,核/质比高,碱性磷酸酶及C-KIT受体阳性,染色体核型为20对(40条)。结论:精原干细胞具有典型的生物学行为和特征,结合行为及生物学特征可对增殖的精原干细胞进行鉴定。
徐富翠吴绍华郭勇梅欣明
关键词:小鼠精原干细胞生物学特征体外培养
一般本科医学院校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被引量:12
2006年
高等医学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根据医学教育的特征和规律,就一般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对医学教育的要求,对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寻求更为合理、可行的高等医学教育培养模式。
何红媛吴绍华曾晓荣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教育改革
精原干细胞体外非分化扩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精原干细胞体外非分化性扩增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昆明系小白鼠骨髓基质细胞原代培养,待细胞长成单层后经丝裂霉素C处理,作为精原干细胞培养的饲养层,细胞在37℃环境下培养。结果接种后2~4d,精原干细胞数明显增加,细胞单个、成双或成群,非精原干细胞开始出现崩解死亡;接种4~8d,精原干细胞增殖不明显,处于相对静止期;接种10d后,又开始出现明显的分裂增殖,15d已具有精原干细胞特征,继续培养25d,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胞质桥仍明显。结论精原干细胞能在37℃环境温度下,在以骨髓基质饲养层上保持良好非分化性扩增。
徐富翠吴绍华郭勇梅欣明
关键词:精原干细胞扩增
双头三臂联体畸胎一例报告
1981年
为了探讨联体畸胎的发生原因、机制以及为联体分离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本文对一双头三臂联体畸胎作了较为仔细的解剖介绍,并对联体成因和主要畸变结合胚胎发生进行了讨论。产妇为年青初产妇,联体孪儿足月产,娩出后已无心跳、呼吸。此产妇现有一男一女,男孩有:“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眼球震颤”、“先天性玻璃体液化伴混浊”女孩未发现异常。
熊以群吴绍华
关键词:先天性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玻璃体液化足月产分离术畸胎
人原始生殖细胞的研究现状
2007年
薛清彩吴绍华
关键词:胚胎生殖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精原干细胞生殖干细胞细胞来源睾丸肿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