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君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无锡市手外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对T10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的影响
- 背景:脊髓损伤所致的排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由此引起的反复尿路感染、乃至肾功能衰竭也是导致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建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的:观察电针对T10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
- 朱毅程洁张文毅俞君岳雨珊李忠汗朱黎婷
- 关键词:脊髓损伤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肌电活动
- 文献传递
- 电针对T10水平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逼尿肌及尿道外括约肌肌电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T10水平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逼尿肌及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协调活动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针治疗本病排尿障碍的效应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9只、电针组9只,制作T10水平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模型。造模后,每日按压大鼠腹部协助排尿。电针组大鼠取"关元"、"三阴交"穴,采用连续波持续电刺激15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7d。疗程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残余尿量,逼尿肌以及尿道外括约肌的储尿期(灌注期)、排尿期肌电活动。结果:电针组的残余尿量为(2.79±0.59)ml,明显小于模型组的(5.18±0.61)ml,大于假手术组的(0.09±0.01)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组逼尿肌在储尿期和排尿期肌电活动幅度分别为(0.567±0.028)mV和(0.763±0.021)mV,明显高于模型组的(0.372±0.027)mV和(0.458±0.023)mV,而假手术组在储尿期和排尿期肌电活动幅度最高,分别为(0.672±0.032)mV和(0.900±0.029)mV,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组的尿道外括约肌在储尿期和排尿期肌电活动幅度分别为(0.902±0.016)mV和(0.342±0.022)mV,明显低于模型组的(1.198±0.026)mV和(0.668±0.020)mV,但高于假手术组的(0.811±0.017)mV和(0.178±0.010)mV,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能改善T10水平脊髓全横断大鼠早期的膀胱逼尿肌低反射状态,减小排尿期尿道外括约肌异常收缩的肌电活动幅度,降低排尿时的阻力,使膀胱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协调性得到改善,从而减少T10水平脊髓全横断大鼠的残余尿量。
- 朱毅黄杰程洁张文毅俞君朱黎婷
- 关键词:脊髓损伤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肌电活动
- 电针对T10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的影响
- 背景:脊髓损伤所致的排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由此引起的反复尿路感染、乃至肾功能衰竭也是导致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建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的:观察电针对T10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
- 朱毅程洁张文毅俞君岳雨珊李忠汗朱黎婷
- 关键词:脊髓损伤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肌电活动
- 文献传递
- 电针对T10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的影响
- 背景:脊髓损伤所致的排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由此引起的反复尿路感染、乃至肾功能衰竭也是导致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建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的:观察电针对T10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
- 朱毅程洁张文毅俞君岳雨珊李忠汗朱黎婷
-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针疗法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
- 文献传递
- 江苏省南京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为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来自南京大学等4所学校的28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大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为56.60%。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学校间的亚健康发生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生,为64.23%,但两者均发生亚健康时,女生的状况比男生轻;大二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高于其他年级,为64.10%,且在亚健康群中,大三学生的情况最好;医学类专业、学校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低于其他专业、学校,均为35.44%,且在亚健康群中医学类专业、院校的情况最好。大学生亚健康群在心理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例如渴望宁静(76.00%)和心烦意乱,应付不了(72.67%)最高。结论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心理方面表现尤为明显,需要社会各界加大关注。
- 岳雨珊俞君朱毅
-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
- 手外伤术后关节活动能力与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研究手外伤术后患者手部关节活动能力与手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3月我院32例手外伤术后康复患者,评估拇指对指功能评分、前臂旋转角度、腕关节活动度和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采用Jebsen手功能测试量表评定手功能,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拇指对指功能评分与写字、叠棋子和捡小物时间呈负相关性。拇指TAM与翻纸牌和拿大的重罐子时间呈负相关性。前臂旋前角度与拿大的轻罐子时间呈负相关性。结论:拇指对指功能评分、拇指TAM是影响测试的关键因素。术后康复应以恢复对指功能和拇指活动度为重点。术后固定时,应尽量开放无损伤部位,维持拇指活动度和对指功能。
- 俞君朱毅王骏朱黎婷
- 关键词:手外伤手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
- 三维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 为了更好的评定人体的步行功能,三维步态分析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临床应用时间较短,相关研究尚不充分。本文总结了当前对三维步态分析的研究,包括三维步态分析的基本方法、临床应用、优势及局限,表明虽然三维步态分析有着很好的发展前...
- 岳雨珊俞君朱毅
- 文献传递
- 三维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1年
- 正常步态是由正常的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视觉、本体感觉、认知和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一系统的缺损均可能导致步态异常。三维步态分析可对步长、步宽、步速、步频、步行周期等多种步态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来发现问题、制定训练方案和评价疗效。本文对三维步态分析的基本方法、临床应用、优势、局限及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 岳雨珊俞君张文毅谢斌朱毅
- 关键词:三维步态分析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本体感觉相互作用
- 三维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 岳雨珊俞君朱毅
- 电针治疗对T10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早期尿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T10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模型早期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SD雌性大鼠31只按随机数字表法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1)和电针组(n=10),模型组和电针组建立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暴露T0、T10、T11的横突与棘突,不做任何损伤处理,于5min后直接缝合。电针组大鼠取“关元”、“三阴交”穴,采用连续波持续电刺激15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7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进常规饲养。3组大鼠均于造模成功后第9天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造模成功后第9天,电针组的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分别为(2.79±0.59)ml和(4.60±0.73)ml,明显优于模型组的(5.18±0.61)ml和(6.43±0.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假手术组的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最小,分别为(0.09±0.01)ml和(1.21±0.27)ml,与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的排尿量和排尿率分别为(1.81±0.15)ml和(39.89±3.18)%,明显优于模型组的(1.26±0.29)ml和(19.56±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假手术组的排尿率为(92.10±1.52)%,与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的漏尿点膀胱压和膀胱顺应性分别为(11.22±1.66)cmH2O(1cmH2O=0.098kPa)和(0.35±0.19)ml/cmH2O,明显优于模型组的(14.00±1.39)cmH2O和(0.45±0.20)ml/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假手术组的漏尿点膀胱压和膀胱顺应性最低,分别为(5.00±1.00)cmH2O和(0.24±0.14)ml/cmH2O,与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治疗可改善脊髓全横断大鼠早期的膀胱逼尿肌低反射状态和排尿功能。
- 程洁朱毅张文毅俞君岳雨珊李忠汗朱黎婷
-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针疗法尿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