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英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抑郁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抑郁量表
  • 1篇抑郁情绪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症状
  • 1篇症状评估
  • 1篇认知疗法
  • 1篇生活质量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评分
  • 1篇情绪
  • 1篇自我效验
  • 1篇综合护理
  • 1篇综合护理干预
  • 1篇量表
  • 1篇疗法

机构

  • 3篇杭州市第七人...

作者

  • 3篇张英
  • 2篇傅菊萍
  • 1篇陈松
  • 1篇童奇
  • 1篇胡希文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57
2012年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患者的专业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及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依从陛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效果可靠,还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张英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抑郁依从性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在经产妇产后抑郁症状评估中的应用及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在经产妇产后抑郁症状评估中的应用及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4月—2022年4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经产妇108例进行研究,根据产后6~8周EPDS评分将其分为产后抑郁组(28例,EPDS评分≥10分)和无产后抑郁组(80例,EPDS评分<10分),回顾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EPDS评分在经产妇产后抑郁症状评估中的应用,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经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108例经产妇产后6~8周采用EPDS评分分析,存在产后抑郁症状28例,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5.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产后抑郁组比较,产后抑郁组有妊娠期疾病、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喂养方式为非纯母乳、分娩孕周为早产、新生儿结局为住院/死亡及有产后恶露异常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有妊娠期疾病、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喂养方式为非纯母乳、分娩孕周为早产及新生儿结局为住院/死亡为经产妇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OR=1.868、2.106、1.828、2.298及2.040,95%CI:1.094~3.190、1.191~3.726、1.199~2.785、1.083~4.878及1.313~3.171,均P<0.05)。结论EPDS评分判断经产妇产后抑郁的效果较好。经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与有妊娠期疾病、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喂养方式为非纯母乳、分娩孕周为早产及新生儿结局为住院/死亡密切相关,临床可对高危经产妇采取相应干预策略,以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严程娟胡希文傅菊萍张英毛艳
关键词:经产妇分娩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产后抑郁
认知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健康教育模式。两组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满意度;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应对方式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质量简表(QOL)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4.23%(49/52)]高于对照组[73.08%(38/52)](χ^(2)=8.50,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42.18±2.76)分]和HAMD评分[(13.12±1.89)分]均低于对照组[(46.28±3.18)分、(16.89±2.12)分](t=7.02、9.57,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GSES量表评分[(21.65±2.71)分]高于对照组[(17.98±3.24)分](t=6.26,P<0.05)。观察组干预后消极应对评分[(1.44±0.20)分]低于对照组[(1.82±0.1)]分,而积极应对评分[(1.87±0.24)分]高于对照组[(1.52±0.21)分](t=10.96、7.91,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环境[(14.62±1.08)分]、社会关系[(21.08±2.54)分]、心理[(22.34±2.47)分]和生理[(21.09±2.24)分]均高于对照组[(12.54±1.32)分、(16.75±2.10)分、(17.65±2.34)分和(17.87±1.87)分](t=8.79、9.47、9.94、7.95,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傅菊萍陈松支倩娜张英童奇
关键词:健康教育认知疗法抑郁症自我效验生活质量病人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