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霞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认知行为疗法对多发性硬化抑郁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多发性硬化(MS)抑郁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51例MS并发抑郁者每次发作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观察组)及50例无采用(对照组)者5年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肺部感染率、间歇期、发作期、病死率及治疗前与5年后扩充神经功能残疾量表(EDSS)评分等,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MS并发抑郁者预后的影响。ED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HAMD评定心理状态。结果 HAMD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后HAMD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观察组随访5年内肺部感染及病死率明显降低,间歇期延长及发作期缩短。两组生存者治疗前EDS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年后观察组较对照组EDSS明显降低。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MS抑郁状态及预后。
- 陈秋丽张晓明赵淑霞潘更毅徐心阔蔡美霞刘艳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抑郁对多发性硬化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抑郁对多发性硬化(MS)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1例MS并发抑郁患者(抑郁组)及90例MS未并发抑郁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发作次数、发作期时间、随访前后扩充神经功能残疾量表(EDSS)评分、病死率等,随访时间为3年,以ED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心理状态。结果随访后抑郁组与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病死率、发作次数及发作期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抑郁组轻、中、重度抑郁患者与对照组患者ED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并发抑郁患者肺部感染率及病死率明显升高,发作次数增加及发作期时间延长,且抑郁程度越重MS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 刘艳张晓明赵淑霞潘更毅徐心阔蔡美霞左新阳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抑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