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伟
作品数:
2
被引量:4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更多>>
合作作者
施月玲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葛立刚
华东政法大学
荣学磊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政治法律
主题
2篇
行为人
1篇
以危险方法危...
1篇
意志因素
1篇
逃逸
1篇
抢劫
1篇
抢劫罪
1篇
主观
1篇
主观故意
1篇
威慑
1篇
危害公共安全
1篇
危害公共安全...
1篇
间接故意
1篇
故意
1篇
反抗
1篇
暴力行为
1篇
被害
1篇
被害人
机构
2篇
上海市虹口区...
1篇
华东政法大学
1篇
上海市第二中...
作者
2篇
张金伟
1篇
荣学磊
1篇
葛立刚
1篇
施月玲
传媒
2篇
人民司法
年份
1篇
2016
1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强行闯卡并逃逸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被引量:2
2016年
【裁判要旨】高危驾驶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客观上要求产生具体的、明确的危险状态,而不是抽象的危险;意志因素是判断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关键,在明知可能引发危险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不具备避免危险状态发生的客观凭借,则可推断其对危险状态至少存在放任的间接故意。
张金伟
葛立刚
关键词: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逃逸
主观故意
意志因素
间接故意
行为人
暴力威慑下的抢劫罪认定
被引量:2
2012年
抢劫罪中的暴力必须是为了压制被害人反抗而实施的人身伤害行为,单纯的故意伤害行为不足以认定为抢劫罪的暴力行为。行为人先前故意伤害行为形成了客观暴力威慑并致被害人不敢反抗,行为人借此而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的,属于以胁迫方法抢劫财物,应当认定为抢劫罪。
张金伟
施月玲
荣学磊
关键词:
被害人
抢劫罪
暴力行为
行为人
反抗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