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鼠脊髓骶2节段损伤后脊髓DRD1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大鼠尾部的痉挛特征和脊髓多巴胺D1受体(dopamine receptor-1,DRD1)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SCI组。SCI组大鼠第2骶髓(S2)节段全横断,分别于术后2d、7d、14d、30d、60d进行大鼠尾部痉挛评分;两组大鼠均于术后60d取骶尾段脊髓,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脊髓灰质DRD1的表达。结果:SCI组大鼠术后2d、7d、14d、30d、60d时尾部痉挛评分分别为0、1.10±0.28、1.32±0.85、2.50±0.53、4.15±0.36分。大鼠脊髓骶尾段灰质的背角(dorsal horn,DH)、中间带(intermediatezone,IMZ)、腹角(ventralhorn,VH)均可见DRD1表达。SCI组大鼠灰质DH、IMZ、VH中DRD1表达的光密度值均明显低于Sham组大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CI后脊髓DRD1表达降低可能与大鼠尾部痉挛的发生发展有关。
- 陈莹张向田焕娜陈萌吴晓光任立群
- 关键词:痉挛多巴胺D1受体免疫荧光染色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为依据,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对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MWA)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室整体面积应变及17个心肌节段面积应变进行定量分析,探讨RT3D-STI...
- 陈莹
-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心室功能心肌收缩功能
- 文献传递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eal-time three-diment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RT-3D-STI)技术早期检测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状动脉动脉狭窄患者左室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64例常规超声检查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为2组:无冠状动脉狭窄组(20例)和冠状动脉狭窄组(44例),并将所有患者心肌节段分为5组:无冠状动脉狭窄组正常心肌节段、冠状动脉狭窄组正常心肌节段、轻度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节段、中度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节段和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节段。经胸采集三维全容积图像,获得左室整体面积应变(GAs)及17个心肌节段的面积应变(As)等参数,比较无冠状动脉狭窄组与冠状动脉狭窄组间及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节段间各参数的差异,分析GAS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无冠状动脉狭窄组相比,冠状动脉狭窄组GAS明显减低(P〈0.05)。心肌节段AS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呈减低趋势,无冠状动脉狭窄组正常心肌节段、冠状动脉狭窄组正常心肌节段及轻度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节段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相比,中度及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节段AS明显减低(P〈0.05),且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节段AS低于中度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之间显著相关(r=0.828,P〈0.01)。结论RT-3D-STI技术能够定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早期左室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可靠性高。
- 陈莹刘昕郭淑芹
-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心室功能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成像
- 大鼠脊髓损伤致痉挛后多巴胺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业的不断蓬勃发展,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生率逐年上升,SCI及其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可以直接导致神经组织损伤,从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SCI致残率和致死率高,...
- 陈莹
- 关键词:脊髓损伤痉挛多巴胺受体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
- 大鼠脊髓全横断诱导芳香族氨基酸脱酸酶细胞产生5-羟色胺的机制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前后芳香族氨基酸脱酸酶(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AADC)细胞的分布以及SCI后不同时间段AADC细胞表达5-羟色胺(5-HT)的特点。方法: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脊髓损伤2d组(24只,其中假手术/Sham组12只)及脊髓损伤60d组(24只,其中假手术/Sham组12只)。使用负压吸引器将大鼠T10-T11脊髓完全离断1~3mm,建立脊髓胸段T10-T11全横断模型。使用BBB评分评价SCI大鼠不同时间点后肢运动功能。各组大鼠在相应时间点灌注取材,并且在灌注前30min腹腔注射外源性5-羟色胺酸(5-HTP)(100mg/kg),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腰段(L段)和骶尾段(S+C段)中AADC和5-HT表达水平。结果:SCI大鼠在术后1~2、3、7、14、28、60d时BBB评分别为0、1.00±0.58、3.30±0.95、6.30±0.10、7.50±0.36、7.87±0.08分。AADC细胞主要在脊髓的背角、中间带、中央管周围等部位表达。正常对照组、脊髓损伤2d组和脊髓损伤60d组AADC表达数量在脊髓L段为:46.75±5.50、49.50±4.87、48.50±6.38个,在脊髓S+C段为1026.50±66.59、1066.75±80.56、1046.25±67.79个,三组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脊髓L段和S+C段中AADC细胞中未见5-HT的表达,但在SCI2d组和SCI 60d组均观察到AADC细胞表达5-HT,L段两组表达率分别为(44.43±6.03)%和(96.20±1.53)%,S+C段分别为(44.45±5.71)%和(95.14±3.0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ADC细胞在脊髓胸段T10~T11全横断损伤前后脊髓中表达数量和部位相似。SCI后,损伤平面以下脊髓中的AADC细胞功能增加,可利用外源性5-HTP生成5-HT。
- 张向陈莹闫凤霞陈龙陈萌任立群
- 关键词:脊髓损伤5-羟色胺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房憩室1例被引量:5
- 2015年
- 患者 男,22岁。体检时胸片发现心界向左扩大,无症状。查体: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率80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自左心耳延伸至左心室侧后方可见一囊性回声.挤压左室.大小约47mm×52mm×39mm.其内可见类似梳状肌结构.并与左房相通.通道宽约11mm.可见血流信号往返于囊腔与左房之间;心脏房、室内径正常范围.各瓣膜启闭未见明显异常;多普勒检查:各瓣口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心房憩室。
- 薛娜刘昕傅群峰陈莹
- 关键词:超声检查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心肌应变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的价值。方法收集超声结果提示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的冠心病患者109例,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对照组(n=30)、单支病变组(n=34)、多支病变组(n=45)。应用RT3D-STI技术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周向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左心事射血分数(LVEF)等,比较各参数的组间差异,并分析不同应变参数问及其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GLS、GCS、GAS、GRS逐渐减低,单支病变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多支病变组低于单支病变组(P均<0.05),GAS组间差异较显著。GLS、GCS、GAS与C-RS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0.848、-0.906,GAS与GRS相关关系更为密切;GLS、GCS、GAS、GRS与LVE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0.657、-0.717、0.672,GAS与LVEF相关性最好。结论 RT3D-STI技术参数能够定量评价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心肌应变,测量准确性及可重复性高.新参数GAS更具优势。
- 陈莹刘昕王建华
- 关键词:超声检查冠状动脉疾病心肌应变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不同程度狭窄被引量:4
- 2015年
- 近年来,随着三维超声图像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基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t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的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eal-time three-diment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RT3D-STI)技术迅速发展。研究表明RT3D-STI技术是一种定量、
- 薛娜刘昕陈莹
- 关键词:SPECKLE室壁运动异常单支病变常规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