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超

作品数:1 被引量:26H指数:1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切口
  • 1篇临床对照试验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术
  • 1篇跟骨
  • 1篇跟骨骨折
  • 1篇骨折
  • 1篇骨折内固定
  • 1篇骨折内固定术
  • 1篇固定术
  • 1篇L型切口

机构

  • 1篇济南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篇徐建民
  • 1篇于超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改良外侧“L”型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比较改良外侧“L”型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两种不同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分别采用改良外侧“L”型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的98例106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其中改良外侧“L”型切口组(A组)51足,传统“L”型切口组(B组)55足。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评价术后足踝功能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均无神经损伤、骨髓炎。A组4足出现皮肤坏死,骨折愈合内固定钢板取出皮肤愈合。2足发生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走时疼痛。1足负重后关节面出现塌陷。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功能,优38例、良9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2.1%,皮肤坏死率7.84%。B组13足出现皮肤坏死,骨折愈合内固定钢板取出后皮肤愈合。3足发生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走时疼痛。2足负重后关节面出现塌陷。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优36例、良10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为83.6%,皮肤坏死率23.6%。两组患者术后足踝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皮肤坏死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术后足踝功能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并且可以明显减少皮肤坏死的发生,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掌握熟练手术技术。
徐建民于超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临床对照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