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进

作品数:20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植入
  • 7篇手术
  • 7篇近视
  • 7篇角膜
  • 6篇晶状体
  • 5篇植入术
  • 5篇ICL
  • 4篇术后
  • 4篇人工晶状体
  • 3篇后房
  • 3篇后房型
  • 3篇飞秒
  • 2篇低度
  • 2篇低度近视
  • 2篇有晶状体眼
  • 2篇折弯
  • 2篇植入术后
  • 2篇中低度近视
  • 2篇散光
  • 2篇手术操作

机构

  • 20篇爱尔眼科医院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0篇周进
  • 4篇谢军
  • 2篇张帆
  • 1篇崔敏
  • 1篇唐建
  • 1篇唐小辉
  • 1篇刘海兰
  • 1篇陈茂盛
  • 1篇鲁齐
  • 1篇肖玲
  • 1篇王铮

传媒

  • 2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2014第十...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中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矫正中低度近视的短期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7—12月在成都爱尔眼科医院植入V4c ICL晶状体的低度近视患者490例(707眼),均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测量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拱高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并计算手术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以及稳定性。术前、术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至术后6个月,患者裸眼视力(-0.076±0.079)LogMAR,手术有效性指数为1.26±0.21,最佳矫正视力(-0.079±0.080)LogMAR,安全指数为1.13±0.18。术后屈光度在±0.5 D以内的占比94.9%,可预测性为99.1%;等效球镜度在术后1个月为(-0.063±0.135)D,术后6个月为(-0.071±0.126)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3078±258)个/mm^(2),术后6个月为(2953±206)个/mm^(2),损失率为(1.05±0.39)%。术后1个月拱高为(498±143)μm,术后6个月为(474±177)μm。ICL更换比例为1.4%。术后未出现严重威胁视力的并发症。结论:ICL植入术(中央孔型,V4c ICL)矫正中低度近视具备良好的效果,手术安全、可靠,且预测性高,患者视力稳定。
周进李红惠李芳芳谢军石玉萍
关键词:中低度近视
微创手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手术方式对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在成都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6例6只眼恶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术后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只眼有晶状体眼恶性青光眼经药物治疗无效,给予个性化微创手术治疗。术前视力:LP-0.6,眼压23~60mmHg。术后随访8—14月,术后视力0.25~1.0,眼压10.7—20mmHg,前房深度2.11-4.60mm。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安全有效的个体化微创手术方案,前段玻璃体切割及后囊切开是非常关键的。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Coaxial Micro—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C—MICS)联合经25G前段玻璃体切割微创手术损伤小,安全性高,且M160人工晶状体10°成角更有利前房加深。
张帆巫雷肖玲周进刘海兰
关键词:恶性青光眼微创
ICL植入术与SMILE矫正中低度近视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和评价ICL植入和SMILE矫正中低度近视的效果和视觉质量。方法 回顾性研究中低度近视63例124眼,其中ICL组38例75眼,SMILE组25 例 49眼。术前及术后1月、3月、6月,分别记录UCVA、屈光度...
周进周鹏石玉萍
关键词:ICLSMILE波前像差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伴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非对照系列分析.入组标准:分析2016.01.-2017.12.期间在成都爱尔眼科医院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
蔡裕黄玉洁周进樊映川
弱视治疗有效性的网状meta分析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弱视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Metstr、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0月关于弱视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纳入研究采用ADDIS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及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23篇文献纳入研究,3783例患者4682只眼,涉及11种治疗方法。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以多媒体训练(rank1:0.39)有效性概率排序更高;屈光参差性弱视中,1%阿托品压抑疗法(rank1:0.95)有效性概率排序更高;斜视性弱视中,耳穴贴压(rank1:0.65)有效性概率排序更高。结论多媒体训练有效性优于传统、综合弱视治疗方法,多媒体训练联合中医类穴位刺激方法可作为弱视治疗的新方向。
周鹏樊映川石玉萍张卉卉周进
关键词:弱视
无巩膜瓣无线结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无巩膜瓣无线结经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方法采用一次性1ml针头引线于2,8点位角膜缘后1mm进入眼内,对39例(40眼)采用无巩膜瓣无线结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并进行随访。结果随访3~48个月,平均(22.3±6.1)月,最低矫正视力0.08,最佳矫正视力1.0,视力在0.5以上者24眼(60%),人工晶状体位置均正,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无巩膜瓣无线结经巩膜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无后囊眼或囊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眼的手术首选。手术切口小,无需制作巩膜瓣,无需打结,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术后效果及患者舒适度。
巫雷张帆陈茂盛周进
多功能角膜标记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多功能角膜标记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作眼科手术中角膜定位器械。;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周进李茂元
一种具有U型折弯结构的飞秒透镜分离铲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U型弯折结构的飞秒透镜分离铲,其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一体成型的分离铲;分离铲包括顺次连接线型部、U型部和弧型部,线型部与手柄同轴连接,线型部和弧型部分别与U型部两端连接位置为平滑连接;所述线型部、U型部...
周进蒋可林嘉彬
异体角膜移植治具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异体角膜移植治具。;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作眼科手术中使用的角膜移植定位用器械。;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体图1。...
周进李茂元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近视及散光的长期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长期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试验研究。选取2013-01/2014-12于成都爱尔眼科医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V4,ICL)植入手术患者64例107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wk,1、3、6、12mo及术后每年随访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数、眼压、拱高、角膜内皮计数、眼轴以及手术安全性、有效性等,所有患者随访至2019-12均完成术后5a或以上的末次随访。结果:术前BCVA(LogMAR)为-0.08(0,-0.08),术后1a裸眼视力为0(-0.076,0),末次随访裸眼视力0.096(0,0.221),较术后1a,末次随访裸眼视力有所下降,这种视力改变主要与眼轴较术前有明显增长有关。BCVA在术后1a及末次随访结束较术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末次随访的手术安全指数平均为1.19±0.24,有效指数为1.00±0.29。散光晶状体在眼内长期稳定性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旋转等。拱高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术后1a内,其后变化缓慢。眼压、角膜内皮计数无明显变化。本研究中2眼分别于术后3、5a出现晶状体前囊下混浊,无青光眼、色素播散等并发症出现。结论:ICL植入术矫正近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预测性。
李红惠李芳芳张卉卉谢军周鹏周进
关键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有晶状体眼近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