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妤婕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2篇醒脑
  • 2篇醒脑静
  • 2篇醒脑静治疗
  • 2篇一氧化碳
  • 2篇一氧化碳中毒
  • 2篇一氧化碳中毒...
  • 2篇早期胃癌
  • 2篇中毒
  • 2篇示踪
  • 2篇前哨
  • 2篇前哨淋巴结
  • 2篇疗效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纳米炭
  • 2篇脑病
  • 2篇急性
  • 2篇急性一氧化碳
  • 2篇急性一氧化碳...

机构

  • 6篇重庆市急救医...
  • 1篇重庆市肿瘤医...
  • 1篇重庆市肿瘤研...
  • 1篇重庆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邹妤婕
  • 3篇吴燕燕
  • 1篇陈利辉
  • 1篇李卫
  • 1篇郭勇
  • 1篇魏珂
  • 1篇王帅奇
  • 1篇孙浩
  • 1篇杨晓娟
  • 1篇黄薇
  • 1篇郭勇
  • 1篇陈秀峰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早期胃癌应用纳米炭示踪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炭示踪早期胃癌(EGC)的前哨淋巴结(SN)的最佳方法。方法在46例EGC患者手术中,将1mL纳米炭于肿瘤周围分4~6个位点行浆膜下注射,采用3种不同的方式检测SN,将最先染色的淋巴结定义为第一SN(FSN),FSN所在的整组淋巴结认定为整组SN(GSN),将5min内显色的所有淋巴结标记为全部SN(ASN),术后将认定的SN和其他清扫的淋巴结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检测出SN,其检出率为100%;FSN、GSN、ASN数目分别为(1.04±0.21)、(3.93±1.90)、(13.61±4.36)枚,3种方法检测的SN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N、GSN、ASN对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率分别为95.65%,100%、100%。结论纳米炭示踪EGC的SN染色率较高,对预测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准确性;GSN的准确性高且创伤较小,是最适合的SN检测方法。
陈秀峰邹妤婕陈利辉魏珂王帅奇刘苗李卫孙浩
关键词: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淋巴结清扫纳米炭
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示踪方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纳米炭示踪早期胃癌(EGC)前哨淋巴结(SN)时,采用术中浆膜下注射法以及术前经内镜下注射法两种不同注射方式对预测胃周区域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的准确性、可行性、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等指标。
陈秀峰邹妤婕魏珂陈利辉王帅奇张寿儒李卫孙浩
关键词: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纳米炭
氟尿嘧啶植入剂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化疗安全性的考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植入剂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化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术中给予氟尿嘧啶植入剂800 mg,分散放入肠系膜根部及手术区域,每个植入点给药量≤200 mg,且植入范围距切口及吻合口距离需保持>3 cm。术前30 min、术中3 h时,术后1~3 d常规应用第二代头孢菌素。观察所有患者术后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28%,其中3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出血,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术后3 d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以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较多,发生率均为2.6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可采用氟尿嘧啶植入剂进行腹腔化疗,但需注意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
陈秀峰邹妤婕陈利辉魏珂王帅奇刘苗李卫孙浩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氟尿嘧啶植入剂腹腔化疗毒性反应安全性
319例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38.5℃,经门诊检查或住院1周以上诊断仍不明确的患者。其病因常难以确定,可继发于感染、肿瘤和结缔组织病等。FUO的患者多仅以发热为其主诉,就诊时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典型,病因诊断是临床难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319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过程,探讨FUO的临床病因。
吴燕燕邹妤婕杨晓娟黄薇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回顾性分析
醒脑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结果:醒脑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吴燕燕郭勇邹妤婕
关键词:醒脑静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疗效
醒脑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治疗可促进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预后。
吴燕燕郭勇邹妤婕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醒脑静迟发性脑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