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杰 作品数:45 被引量:151 H指数:7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018年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和教学效果。方法按照规范化培训教学大纲要求选择适当重症医学科典型临床病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等,利用导向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临床教学查房,实施教学培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利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更有利于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抓住临床重症疾病诊疗的关键点,加深对相关临床理论的理解,并促进个人解决危重患者临床问题的能力。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加速临床技能学习进度,提升规培医师专科技能。 吴媛 张明 王小闯 赵玉杰关键词:PBL教学法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PD-1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1 ligand,PD-L1)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01~2015-10入住我科的脓毒症患者38例,对照组为健康人15例。采集脓毒症患者外周血,采集时间点为入住ICU第1天、第3-4天、第7-8天,分离PBMC。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单核细胞、树突细胞PD-L1表达及CD8^+T淋巴细胞PD-1表达。并记录相应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患者入住ICU第1天、第3-4天及第7-8天的单核细胞PD-L1表达和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P<0.01);脓毒症患者入住ICU第1天、第3-4天树突细胞PD-L1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第7-8天的树突细胞PD-L1表达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树突细胞PDL1表达与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呈正相关(r_s=0.272,P=0.018)。结论患者PBMC的PD-L1/PD-1上调表达可能反映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 刘敏龙 赵玉杰 陈海燕 张小玲 刘媛媛 王国恩关键词:脓毒症 外周血单核细胞 冠心病冠脉优势型与血管病变数目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冠脉优势型与血管病变数目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危重度预测及分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654例为研究对象,行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分为3组:单支血管病变组(n=465)、双支血管病变组(n=414)和三支血管病变组(n=775)。再根据冠脉优势型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右冠优势型(n=1500)、非右冠优势型(左冠优势型和均衡型,n=154)(考虑后两者所占比例偏低,将其合并)。将年龄、性别、吸烟史、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作为协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何种冠脉优势型是冠心病血管病变数目增加的可能危险因素;比较Gensini评分,探讨冠脉优势型和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右冠优势型患三支血管病变的可能性是非右冠优势型的1.681倍(OR=1.681;95%CI=1.096~2.579;P=0.017);但右冠优势型患双支血管病变的可能性与非右优势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12;95%CI=0.781~1.880;P=0.392)。右冠优势型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非右冠优势型(42.3±33.6 vs 36.3±29.8,P=0.033)。结论右冠优势型可能是三支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右冠优势型会导致较严重的血管病变程度。 赵玉杰 王岗 张静静 李佳媚 高雅 闫斌 苏丹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GENSINI评分 西安地区年轻医生岗位胜任力重要性与现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对西安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不同资历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岗位胜任力对年轻医生(三年)的重要性,了解本地区年轻医生的岗位胜任力现状。结果显示西安地区年轻医生具备较高的临床基本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掌握与运用医学知识能力,但在医患沟通能力、医生职业精神与素质、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中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刘原 马清涌 柯蕊 王玲珠 刘颖 赵玉杰 马振华 吴春丽关键词:年轻医生 岗位胜任力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低灌注与病死率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外周低灌注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20年3月—2023年12月期间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51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AKI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101例作为SA-AKI组,其余50例脓毒症患者为非SA-AKI组。记录在液体复苏后,患者的毛细血管再灌注时间(CRT)和外周灌注指数(PI),以评估外周灌注,CRT≥3 s或PI<1.4判断为外周低灌注。比较SA-AKI组和非SA-AKI组外周低灌注的发生率,并分析SA-AKI患者外周低灌注与随访28 d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与非SA-AKI组相比,SA-AKI组患者外周低灌注发生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死亡组液体复苏后24 h时、48 h时、72 h时的PI值明显更低(P<0.05),PI和CRT评估的外周低灌注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和CRT评估的外周低灌注是SA-AKI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随访28 d期间,外周低灌注患者生存率更低,中位生存期更短(P<0.001)。经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SA-AKI患者PI值与24 h累积液体平衡呈显著负相关(r=-0.248,P=0.017)。结论SA-AKI患者的外周低灌注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外周低灌注与SA-AKI患者随访28 d死亡风险增加有关。液体平衡可能是SA-AKI患者外周低灌注发展和预后相关的因素。 郭蕾 马琪 吴媛 张小玲 侯彦丽 赵玉杰 骆艳妮 王小闯关键词:病死率 三酰甘油水平与危重症病人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G)水平与危重症病人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单次收住成年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人1207例,提取病人的年龄、性别、种族、合并症、首次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24 h内TG值等,将病人按TG的三分位间距数分为高TG组,中TG组和低TG组,比较三组的基线资料;将病人是否在ICU死亡及TG水平分别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并在不同性别病人中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数1207例,其中死亡组120例(9.9%),存活组1087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OFA评分(OR=1.346,95%CI:1.278~1.417,P<0.001)及TG水平与危重病人预后独立相关,其中高TG组病人死亡风险低于低TG组(OR=1.883,95%CI:1.093~3.245,P=0.023);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SOFA评分仍是两类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1.439,95%CI:1.333~1.554,P<0.001;女性OR=1.255,95%CI:1.167~1.351,P<0.001);而TG水平仅与男性病人的预后独立相关,其中高TG组病人死亡风险低于低TG组(OR=2.377,95%CI:1.039~5.434,P=0.040)。结论TG水平与危重病人预后独立相关,且入科TG水平越高,病人死亡风险越低。 王春亚 李佳媚 赵玉杰 王小闯 王岗关键词:三酰甘油 危重症 预后 LOGISTIC模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领域实施方案探讨 被引量:10 2017年 随着社会发展,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与匮乏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矛盾,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举措。重症医学领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然而由于重症医学的复杂性以及培训学员基础水平及轮转时间存在差别,无差别的培训方案是存在缺陷的,制定个体化的培训方案尤为重要;由于重症医学涉及范围广泛,操作繁多,对于学员来说学习难度大,而"CBL"方案可使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重症医学理论与操作;严格的考核制度是培训质量的保证之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除了注重学员的医疗技能提升,更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王春亚 王利 王小闯 赵玉杰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重症医学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与adeB、blaOXA23基因关系的研究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危险因素,探索生物被膜形成与外排泵基因adeB和碳青霉烯类酶基因blaOXA23的关系.方法 收集152株鲍曼不动杆菌及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微孔改良法检测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统计学分析... 刘原 杨芬 和平 柯蕊 赵玉杰 杨妮 张立然呋喃酮C-30对鲍曼不动杆菌菌毛及生物被膜的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呋喃酮C-30对鲍曼不动杆菌菌毛和生物被膜的影响,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鲍曼不动杆菌标准菌株(ATCC19606)建立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呋喃酮C-30的最低抑制浓度;观察10μmol/L呋喃酮C-30处理后,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菌毛结构和蹭行运动的变化;检测菌毛和生物被膜编码及调节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呋喃酮C-30最小抑菌浓度为64 mg/L;与对照组相比,呋喃酮C-30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减低(0.690±0.104比0.997±0.134,t=8.118,P<0.05),菌体周围无明显菌毛结构,且蹭行运动圈直径明显减小(7.675±1.061比5.808±0.474,t=4.306,P<0.05);呋喃酮C-30下调所有检测基因的表达,尤其是csuA/B、csuE、BfmR基因显著降低。结论呋喃酮C-30显著抑制鲍曼不动杆菌菌毛结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削弱鲍曼不动杆菌的蹭行运动能力,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敬蓉 冯雁京 刘原 张伟 刘聪蕊 和平 柯蕊 赵玉杰 杨妮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生物被膜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炎症和凝血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5 2023年 内皮和上皮细胞损伤导致的炎症和凝血功能紊乱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在此过程中,凝血与炎症相关调控通路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涉及内皮细胞、免疫细胞、血小板及其表达或分泌的各种分子。本文就ARDS中炎症与凝血相关的分子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旨在为ARDS的预防和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李若寒 李佳媚 任佳佳 侯彦丽 张小玲 赵玉杰 王岗关键词:炎症 凝血 补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