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良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佳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方式临床疗效对比
- 2018年
- 目的评价不同内固定方式在胸腰椎脊柱爆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6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经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4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指标、占位矫正率、坐立及行走时间、脊椎矫正效果、切口愈合率及固定准确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占位矫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坐立及行走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脊柱侧弯、后凸畸形角、椎间高度矫正不佳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愈合率和固定准确率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路内固定较后路内固定更具优势,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是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式。
- 张美良
-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内固定前路后路
- 支架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支架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按1∶1分为研究组(钢板内固定治疗)与对照组(支架外固定治疗),各40例。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均完全愈合。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1/40),低于对照组的17.5%(7/40)(P<0.05)。研究组患者的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能获得较支架外固定治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张美良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支架外固定
- 一种X线透视下经皮钢针内固定用的钢针辅助定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X线透视下经皮钢针内固定用的钢针辅助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钢针,第二钢针、万向杆钉夹、T型碳纤维杆;T型碳纤维杆包括空心碳纤维圆杆、实心碳纤维圆杆,实心碳纤维圆杆的一端垂直固定于空心碳纤维圆杆侧壁,另一端通...
- 霍仁斌张美良王吉林王勇李军孝曹晓赟刘增飞
- 文献传递
-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与常规换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与常规换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换药处理,观察组行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处理,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创面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效果确切,优于常规换药,值得临床推广。
- 张美良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创面愈合
- 一种医用组合式外固定夹板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组合式外固定夹板,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第四夹板;第一夹板包括第一内夹板、第一尼龙外夹板;第二夹板包括第二内夹板、第二尼龙外夹板;第三夹板包括第三内夹板、第三尼龙外夹板;第四夹板包括第四...
- 霍仁斌张美良王吉林曹晓赟刘增飞
- 文献传递
- 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老年四肢骨折肿胀和疼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对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老年四肢骨折肿胀与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老年四肢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采取保守治疗,其中观察组将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敷在患者骨折局部皮肤上。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在治疗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局部肿胀与疼痛缓解要优于对照组的情况。结论:在治疗老年四肢骨折肿胀与疼痛的过程中,应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可以使患者的疼痛与肿胀得到明显的缓解。
- 张美良
- 关键词: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