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贵
-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膝关节脱位多韧带损伤Ⅰ期修复重建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Ⅰ期异体肌腱重建并结合关节外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48例膝关节脱位患者,排除腘血管损伤,采用关节镜下Ⅰ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并结合关节外微创技术修复膝关节韧带损伤。男38例,女10例;年龄20~59岁,平均35.6岁;左膝22例,右膝2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 d^2周。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及后外侧复合体(PLC)损伤2例,ACL、PCL及MCL损伤36例,ACL、PCL及PLC损伤10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4例。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以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2±6.3)个月,患者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明显改善,Lysholm评分由术前40.3±4.1提高为随访时87.0±6.4。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Ⅰ期重建膝关节脱位并多韧带损伤,能较好地恢复关节稳定性,保留关节功能。术前训练指导及术后个体化康复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 邱俊钦林任林伟黄显贵熊国胜
- 关键词:膝关节脱位关节镜韧带
- 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加长型PFNA闭合复位微创穿钉固定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加长型PFNA(320~380 mm)微创经皮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139例患者资料,男104例,女35例;年龄18~86岁,平均48.8岁;ⅠA型58例(41.73%,58/139),ⅠB型25例(17.99%,25/139),ⅠC型4例(2.88%,4/139),Ⅱ型28例(20.14%,28/139),ⅢA型12例(8.63%,12/139),ⅢB型5例(3.60%,5/139),Ⅳ型7例(5.04%,7/139)。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 h至12 d,平均4.2 d。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术后疗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骨折术后疼痛。结果139例患者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30~200 ml,平均78.6 ml;除16例(ⅠC、ⅢB、Ⅳ型)严重长段粉碎骨折患者外,其余患者均在术后4~10 d下地扶拐行走。139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37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4例于术后2~4个月发生断钉,6例于术后1~10 d出现内旋畸形,均给予二次手术;5例于术后3天至6个月出现轻度外旋;8例于术后3~6个月出现髋内翻短缩畸形,均未进一步治疗。139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8~6.8个月,平均3.9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5~98分,平均92分,其中优108例、良22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93.53%(130/139)。术后VAS评分为0~6分,平均0.8分;其中不痛93例,轻度疼痛33例,中度疼痛13例,25例偶尔需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结论加长型PFNA微创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的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符合生物力学的有效固定。
- 林焱斌李仁斌熊国胜庄研熊圣仁黄显贵张怡元
-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