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震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主题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家
  • 1篇艺术形式
  • 1篇社会关系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导向
  • 1篇术家
  • 1篇明代
  • 1篇明代中期
  • 1篇明清
  • 1篇聚落
  • 1篇笔墨
  • 1篇笔墨形式

机构

  • 2篇江西科技师范...

作者

  • 2篇熊震

传媒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明代中期江南两类艺术家的审美异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明代中期江南纷繁的文化态势和丰富的艺术样式直接关系到艺术家们的审美导向,文人艺术家和活跃在民间的职业艺术家是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由于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互有差异,艺术师承脉络上各有渠道,且文人艺术家和民间职业艺术家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导致他们在创作手法和题材选择等方面不尽相同;在比较两类艺术家的审美取向和作品风格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同时,发掘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和对后世艺术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价值。
熊震
关键词:明代中期审美导向艺术形式
明清以降“江西画派”聚落的社会关系与笔墨探究被引量:1
2017年
明清时期中国绘画史上画派林立,但学界对于"江西画派"论述却不多。"江西画派"在明清易代之际的出现是多方面的综合性表现,因为在权力系统下个体的选择并不自由,由于画派成员出身、地缘、师承关系各异,在社会阶层上下流动趋势的作用下,他们寻求到共同的价值取向自然形成艺术聚落关系;考虑到艺术家要受到社会风气、权力意志、个人能力、艺术追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最终的艺术作品是被干预之后的结果;在他们创作的山水、花鸟等形象中有了更多的亲和力和情趣意味,写意抒怀类的作品比重很大,画面境界的营造上透露出艺术家们明确的生活性指向。最终"江西画派"作为子集存在于社会总和中的这个文人群体,通过委婉的艺术创作小心地隐藏了自己的现实身份焦虑,并且通过有意识的结交和诗画结社活动成功塑造了这个略带"距离感"的入世型画派形象。
熊震
关键词:社会关系笔墨形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