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鹏翔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气象局开放式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低涡
  • 2篇中尺度
  • 2篇中尺度低涡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学
  • 2篇急流
  • 2篇高空
  • 2篇高空急流
  • 2篇暴雨
  • 1篇气候学分析
  • 1篇气候学特征
  • 1篇夏季
  • 1篇夏季暴雨

机构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刘海文
  • 2篇石鹏翔
  • 1篇朱玉祥
  • 1篇顾建峰

传媒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重庆夏季低涡无暴雨的气候学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研究对流层中低层中尺度低涡未给重庆夏季带来暴雨的原因,使用1979~2011年1°×1°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重庆市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合成分析等方法,从天气、气候学角度,对重庆上空有低涡无暴雨日的天气形势和大尺度降水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余年来,虽然54例低涡未给重庆带来暴雨,但是从气候上讲,大约有1/3的低涡能给重庆带来小于暴雨等级的降水;未给重庆带来暴雨的低涡主要由来自于新疆、过河西走廊及川北地区较干的西北气流和西风带过青藏高原较干的绕流、在重庆上空形成;该低涡在垂直结构上虽然也具有在对流层中低层为气旋性辐合,中高层为反气旋性辐散的特征,但是由于重庆大部分地区并不位于高空急流右侧的辐散区,使高空急流对低层大气的抽吸作用受到限制,加之在低涡日,来自孟加拉湾、南海的水汽主要在广西、湖南以及江西一带形成的水汽大值区,重庆远离该大值区,这些都使重庆难以发生暴雨。
宋美洋顾建峰刘海文石鹏翔段伯隆
关键词:气候学中尺度低涡高空急流
影响重庆夏季暴雨的中尺度低涡的气候学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为揭示对流层中低层中尺度低涡影响重庆夏季暴雨的可能原因,使用1979~2011年1°×1°的ECMWF再分析资料和重庆市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合成分析等方法,在对重庆低涡暴雨定义的基础上,从天气、气候学角度,对重庆低涡导致的重庆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余年来,重庆低涡导致的重庆暴雨共有26例,重庆低涡导致的暴雨降水量和暴雨次数在空间分布上并不相同,重庆低涡导致的暴雨降水量最大值主要位于重庆中南部,而重庆低涡暴雨次数最大值区域则主要位于重庆的西南。导致重庆夏季暴雨的重庆低涡在700 h Pa上空主要为一个闭合的低压,重庆暴雨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主要位于从重庆垫江到南川槽线的西北部;700 h Pa上重庆西部的θse的"槽"和"脊",使冷暖空气在重庆地区交汇,非常有利于重庆暴雨的发生。在对流层中层,和重庆低涡相对应的是一高空槽;重庆暴雨主要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右侧。重庆低涡垂直结构表明,其在对流层低层主要表现为气旋性辐合环流,在对流层中高层则为反气旋性辐散环流,这样的垂直空间配置,使重庆上空从对流层低层到对流层顶层附近,都为明显的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和来自孟加拉湾、南海以及重庆西北部的水汽,使得重庆西边界、北边界以及南边界呈现为水汽输入边界,水汽在重庆地区辐合盈余,导致重庆夏季暴雨的发生。
石鹏翔刘海文段伯隆朱玉祥
关键词:气候学中尺度低涡暴雨高空急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