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利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性能研究
  • 3篇织物
  • 3篇芳纶
  • 2篇杂化复合材料
  • 2篇针织
  • 2篇熔融
  • 2篇熔融共混
  • 2篇竹炭
  • 2篇纤维
  • 2篇力学性能
  • 2篇混纺
  • 2篇共混
  • 2篇PET
  • 2篇PP
  • 2篇力学性
  • 1篇涤纶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屏蔽

机构

  • 12篇天津工业大学
  • 5篇逢甲大学
  • 3篇闽江学院
  • 1篇天祥(天津)...

作者

  • 12篇吴利伟
  • 5篇李婷婷
  • 5篇彭浩凯
  • 5篇姜茜
  • 1篇匡丽赟
  • 1篇王庆涛
  • 1篇代昭
  • 1篇傅宏俊
  • 1篇任子龙
  • 1篇马崇启
  • 1篇周宝明
  • 1篇王春红
  • 1篇赵凯
  • 1篇袁小婷
  • 1篇王红娜
  • 1篇叶尔肯
  • 1篇鹿超

传媒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1篇塑料科技
  • 1篇玻璃钢/复合...
  • 1篇天津纺织科技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竹炭/中空PET双罗纹针织结构开发及性能研究
竹炭与中空PET纤维各自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前者具备发射远红外、高吸湿、高透气性能,后者因其特殊的孔洞结构而具备保暖性、透气透湿性的特殊性能,选用不同配比及结构的双罗纹组织进行编织,结合两者优点开发出既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
吴利伟姜茜
关键词:保暖
增韧复合材料的G_Ⅰ断裂韧性有限元模拟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二维壳单元模型以及内聚力模型,运用双线性本构模型以及二次名义应力准则,对以聚酰亚胺为增韧层的复合材料进行GⅠ断裂韧性模拟,同时通过改变法相刚度、能量释放率等参数探讨对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在曲线趋势上大体一致,随着能量释放率的增大,层间韧性也随之增大,主要是纤维的抽拔、断裂等塑性屈曲对能量的吸收所致。而法相刚度对于层间失效后的脆性断裂影响显著,较大的法相刚度会导致载荷-位移曲线上下波动较大,呈现出层间脆性特性。
田达傅宏俊吴利伟王庆涛马崇启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PET/经编间隔织物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开发及性能测试
为了开发一种高强度缓冲材料,能用于汽车内饰,包装缓冲,运动防护等领域.本论文利用经编间隔织物、软质聚氨酯以及PET非织布这三种不同缓冲原理的缓冲材料,按照不同空间排布进行复合,通过静态压缩及动态冲击分析其最优缓冲结构,最...
王伟姜茜吴利伟
关键词:复合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编间隔织物聚氨酯抗冲击性能
聚苯硫醚/间位芳纶/密胺纤维混纺纱性能的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聚苯硫醚、间位芳纶、密胺三种纤维为原料,纺制了四种不同比例的混纺纱,对比了纱线的条干、毛羽和断裂强力等基本性能。从纱线测试结果综合分析,在四种混纺纱中,聚苯硫醚/间位芳纶/密胺纤维混纺比20/40/40的混纺纱性能最优,为其作为高温滤料用纱在除尘领域中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袁小婷周宝明吴利伟赵凯王红娜叶尔肯
关键词:聚苯硫醚纤维间位芳纶混纺纱高温滤料
“新工科”背景下针织人才培养研究与讨论
随着国家新战略的需要,在新工科背景下,针织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方法也需要紧跟时代需求进行改革.本文结合目前我校现有举措针对针织专业人才培养,在教学培养、校企实习、活动参赛、工程认证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并讨论现有问题及调整...
吴利伟姜茜匡丽赟
关键词:针织专业教学模式学科竞赛
PP/PLA/TIO2功能复合材料抗UV性能研究
如今,合成聚合物因其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工程领域,但所产生的废料由于不可生物降解会对环境产生一定消极影响,限制其进一步应用。杂化复合材料则可改善这一缺陷,它是在传统合成聚合物基础上添加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及纳米填料,进行...
裴鑫吴利伟姜茜
关键词:杂化复合材料纳米TIO2熔融共混
基于正交实验方法优化PP/PLA复合材料薄膜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随着现代社会对多功能材料需求的增大,针对杂化复合材料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为了得到可生物降解的环保型杂化复合材料,本文将传统合成聚合物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和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进行熔融共混,并加入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H)进行增容,制备出PP/PLA杂化复合材料薄膜。将PP/PLA杂化复合材料薄膜力学性能作为评定标准设计正交实验,影响因素包括混合时间、马来酸酐添加量以及螺杆转速,每个因素设置三个水平。通过方差与极差分析得出马来酸酐添加量为最显著因素,并单独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以确定最佳添加量。最终得出PP/PLA杂化复合材料薄膜最优工艺为混合时间8min,马来酸酐添加量0.8wt%,螺杆转速130r/min,此条件下其拉伸强度与弹性模量分别可达到25.08 MPa和1 288.74MPa,比未添加马来酸酐时分别提升了100%和140%。
姜茜姜茜吴利伟吴利伟李婷婷彭浩凯
关键词:熔融共混正交实验
含铁剪切增稠流体含浸芳纶复合织物防刺及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2018年
为满足屏蔽电磁波干扰的防刺服需求,利用超声波振荡法将分散相粒径为100nm的SiO_2与聚乙二醇(PEG)200配制成剪切增稠液体(STF),利用浸渍法制成STF/芳纶复合织物。在SiO_2质量分数为15%的STF中加入平均粒径为2.75m的Fe粉,制成铁粉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和18%的STF-Fe非牛顿流体,研究了SiO_2含量以及Fe粉固含量对复合织物防刺性能以及STF-Fe分散体系对电磁屏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织物的防刺效果随着SiO_2、Fe含量的增加而增强。SiO_2质量分数大于15%时,复合织物的刀刺载荷明显提高。STF-Fe分散体系可以显著提高芳纶织物的刀刺性能,但效果不如STF。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STF/芳纶复合材料的防刺效果明显提高;在SiO_2质量分数为15%的条件下,随着Fe含量的增加,STF-Fe/芳纶复合织物的锥刺性能明显提高。当STF-Fe分散体系中Fe质量分数达到40%时,电磁屏蔽率可达到90%~99.9%。
张霞云林佳弘李婷婷姜茜彭浩凯彭浩凯王云龙吴利伟
关键词:电磁屏蔽
表面处理对芳纶纤维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提高界面结合能力,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情况,对纤维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进行测试,优选出最佳处理工艺。进一步研究了纤维表面改性处理方式对纤维集合体力学性能和防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后芳纶纤维的摩擦系数增大,但强力有所下降,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最佳条件为50Pa、50W处理5min。芳纶纤维表面经过等离子体改性后,无纺布锥刺的最大压缩载荷同比未处理样品提高了5.27%。
王晓晓彭浩凯张晓慧罗贵明李婷婷李婷婷吴利伟吴利伟林佳弘
关键词:芳纶纤维表面改性力学性能
中空涤纶/不锈钢/竹炭保温透湿材料的开发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花式捻线方法将中空涤纶、不锈钢长丝和竹炭纤维三种功能性纤维并捻获得复合纱线,利用纱线强度、毛羽和实际捻度测试,得到最佳的纱线纺制参数。并采用最佳工艺参数纺制的包绕纱线进行平纹织物织造,对其织物透湿性、远红外发射率以及保温性能进行测试表征,最终制备一种可用于防寒服的新型保温透湿织物。结果表明,缠绕捻度为上捻度200,下捻度0时,纺制的包芯纱具有最佳捻度。中空涤纶/不锈钢/竹炭织物透湿率为5 184g/(m2·24h),达到透湿织物透湿要求的2倍以上。一至四层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均在70%及以上,符合远红外发射率具有功能性结果的范围。织物克罗值达到7.355clo,高于极低温作业穿着克罗值51.6%,可满足极低温环境下的织物保温要求。织物保温率为62.43%,相比于棉、毛等传统纺织原料,织物保温率可以提升2倍以上。
裴鑫姜茜姜茜李婷婷李婷婷吴利伟
关键词:中空涤纶混纺织物保温性能透湿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