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污泥转移SBR工艺中胞外聚合物的强化除磷机制
- 2018年
- 以污泥转移SBR工艺为对象,采用人工模拟城市污水研究了非平衡条件下活性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除磷效能及机制。研究表明,污泥转移显著强化了SBR中活性污泥的蓄磷能力,好氧末端污泥中TP含量达到37.71mg/(g MLSS),EPS好氧吸磷量占比高达98.31%,其厌氧比释磷速率高达28.88 mg/(g·h),而活性污泥在经历厌氧/好氧过程中胞内的聚磷(Poly-P)变化不显著。证明了活性污泥通过高/低基质负荷下的厌氧/好氧交替,实现以EPS为载体对磷酸盐的快速吸收与释放。该技术可成为未来城市污水中磷资源回收的可选生物技术手段之一。
- 潘杨单捷周晓华黄勇
- 关键词:聚磷菌EBPRSBR
- 污泥转移SBR工艺污泥膨胀及恢复过程中EPS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新型脱氮除磷工艺-污泥转移SBR处理生活污水,主反应器因长时间处于低污泥负荷0.09~0.15 kg·(kg·d)^(-1),引起了丝状菌污泥膨胀;通过采取提高进水负荷及静态进水等方式,提高主反应器内的污泥负荷0.21~0.39kg·(kg·d)^(-1)使其污泥膨胀得以控制及恢复。考察在此过程中,EPS的变化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膨胀及恢复过程中PS/PN与SVI值呈明显正相关性,R^2分别为0.886 7、0.867 3;在污泥膨胀时EPS总量与SVI值呈正相关性;在恢复过程中,EPS总量与SVI值之间线性相关性不强。影响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关键因素是EPS中多糖与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 周晓华潘杨陈茜茜邓猛郑莹
- 关键词:污泥膨胀胞外聚合物
- 一种新型生物膜法除磷工艺中聚磷菌的富集培养过程被引量:8
- 2017年
- 采用挂式尼龙作为生物载体的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合成废水,探讨短时间内在该常规生物膜上富集培养高浓度聚磷菌的可行性,并从反应器运行效率、除磷速率以及聚磷菌的富集状态等方面进行验证.反应器启动运行10 d后,好氧阶段正磷酸盐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COD出水浓度均在50 mg·L^(-1)以下,并在该处理水平稳定运行了50 d.运行培养48 d后,吸磷及释磷速率由相同的3.4 mg·(L·h)-1分别提高到8 mg·(L·h)-1和6 mg·(L·h)-1,好氧和厌氧周期由相同的6 h分别缩短到2 h和3 h.运行培养50 d经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测定,污泥中聚磷菌的丰度从原泥的48.96%提高到70%,杂交图中的聚磷菌以大块团聚态出现,由直接显微镜法测得生物膜厚度约为28.9μm,证明生物膜上聚磷菌群已处于动力学增长末期即生物膜已经成熟.经过50 d的强化培养,能够在常规尼龙填料上富集占总菌70%的高浓度聚磷菌,使得本反应器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磷与有机物.
- 郑莹潘杨周晓华廖烜弘孟璇夏健伟
- 关键词:生物膜除磷聚磷菌FISH
- 污泥转移对SBR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除磷效能影响分析
- 2017年
- 采用污泥转移SBR工艺处理以生活污水为基础的合成废水。污泥转移能够强化厌氧生物选择器中聚磷菌的筛选,从而显著提升传统SBR工艺的除磷性能。对比传统SBR,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考察了污泥转移SBR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及除磷特性。结果表明,污泥转移SBR中磷的去除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稳定在93%左右;而传统SBR中磷的平均去除率为50%。DGGE试验表明,污泥转移SBR首尾样品的相似性系数为36.8%,传统SBR的则为54.7%;污泥转移SBR的香农指数下降率为5.6%,而传统SBR的香农指数下降率为4%。微生物种群在驯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微生物种群的优势菌在反应器启动阶段被筛选和富集。对比传统SBR,污泥转移SBR中微生物种群的这一驯化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FISH试验表明,污泥转移SBR的聚磷菌占全菌比例在反应器稳定后可达到46%,聚糖菌则稳定在22%;传统SBR稳定后的聚磷菌比例为35%,聚糖菌比例为30%。传统SBR和污泥转移SBR的聚磷菌比例都先沿程增加最后稳定,且聚磷菌是优势菌。污泥转移SBR的聚糖菌沿程减少,聚磷菌抑制了聚糖菌的生长。因此,污泥转移SBR工艺具有筛选大量聚磷菌且抑制聚糖菌的除磷优势。
- 陈茜茜潘杨黄勇周晓华殷成强
- 关键词:聚磷菌聚糖菌
- SBR工艺中污泥转移对胞外聚合物及除磷性能的影响
- EPS作为污泥絮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污泥絮体中的储磷库,还参与了生物除磷过程,但在生物除磷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并不明确,且EPS是影响污泥沉降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污泥转移SBR工艺作为一种新型EBPR工艺,前期研究已表...
- 周晓华
- 关键词:污泥处理胞外聚合物除磷性能沉降性能
- 污泥转移SBR工艺中EPS对生物除磷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新型强化生物除磷工艺——污泥转移SBR处理合成废水,探讨胞外聚合物(EPS)在工艺强化除磷过程中的作用。当污泥转移量为0、15%及30%时,污泥中的EPS含量分别为(108.14±9.68)mg·(g MLSS)?1、(128.17±1.45)mg·(g MLSS)?1和(123.35±22.98)mg·(g MLSS)?1;工艺的除磷率分别为82.14%±0.85%、96.35%±1.25%及98.99%±0.98%,反应末端EPS中TP含量占污泥中TP的比重分别为27.9%±2.55%、57.23%±2.33%和63.88%±2.87%。此外,污泥中EPS在该工艺的好氧吸磷过程中吸磷量分别为(2.04±0.32)mg·(g MLSS)?1、(5.90±0.38)mg·(g MLSS)?1和(6.00±0.52)mg·(g MLSS)?1,在污泥吸磷量中的贡献率均达到9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污泥转移SBR工艺中随着污泥转移量的增大有利于提高EPS中的磷含量,从而提升了工艺的除磷性能,EPS在该工艺的吸磷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污泥转移对污泥中EPS含量影响不显著。
- 周晓华潘杨陈茜茜邓猛郑莹夏健伟
- 关键词:胞外聚合物生物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