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婧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儿童
  • 8篇肺炎
  • 3篇支气管
  • 3篇社区获得性
  • 3篇社区获得性肺...
  • 3篇获得性
  • 3篇获得性肺炎
  • 3篇儿童社区
  • 3篇儿童社区获得...
  • 2篇婴儿
  • 2篇气管
  • 2篇球菌
  • 2篇球菌感染
  • 2篇重症肺炎
  • 2篇链球菌
  • 2篇链球菌感染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功能
  • 2篇坏死
  • 2篇坏死性

机构

  • 12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妇...

作者

  • 12篇钱婧
  • 6篇曹玲
  • 5篇朱春梅
  • 3篇张奕
  • 2篇彭博
  • 1篇唐兰芳
  • 1篇朱亮
  • 1篇王亚军
  • 1篇李威
  • 1篇郑跃杰
  • 1篇司利钢
  • 1篇袁新宇
  • 1篇袁艺
  • 1篇田代印
  • 1篇李延琪
  • 1篇张文双
  • 1篇戴淑芝
  • 1篇郑宝英
  • 1篇张交生
  • 1篇邓继岿

传媒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22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儿童坏死性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溶液经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儿童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NP住院患儿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给予药物综合治疗+NAC溶液联合生理盐水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予药物综合治疗+生理盐水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发热时间、灌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住院时间、影像学变化。结果①试验组患儿接受激素治疗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灌洗治疗后在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影像学好转和恢复时间、病原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0~5岁、>5~9岁患儿灌洗治疗后影像学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同年龄段患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和铁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乳酸脱氢酶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以灌洗治疗后影像学好转时间和灌洗治疗后影像学恢复时间为因变量建立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NAC溶液联合生理盐水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方法对灌洗治疗后影像学好转时间减少的影响随年龄增加而减少(P<0.05);NAC溶液联合生理盐水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方法对灌洗治疗后影像学恢复时间减少的影响随年龄增加而减少(P<0.05),且病程2周内灌洗影像学恢复时间更快(P<0.05)。⑤两组灌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AC溶液经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发NP,患儿炎症指标改善更显著。早期灌洗NAC溶液患儿的影像学恢复时间缩短,0~5岁、>5~9岁患儿NAC溶液灌洗治疗后影像学好转时间缩短。NAC溶液灌洗治疗重症肺�
张奕朱春梅钱婧程毅菁魏友加彭博李光璞李正莉
关键词:儿童坏死性肺炎乙酰半胱氨酸
血清25-(OH)D3水平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
钱婧
血清25-(OH)D3水平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肺炎的患儿的25-羟维生素D3[25-(OH) D3]、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探讨血清25-(OH) D3水平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
钱婧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肺炎25-羟维生素D3IGG
2019年中国多中心住院儿童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AWaRe分类[可广泛使用类(Access)、谨慎使用类(Watch)、保留类(Reserve)、未推荐类(Not-recommended)]方法及经典的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系统(ATC)分析2019年中国多中心儿童及新生儿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调查的中国儿童抗菌药物种类分布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2019年9月至12月进行一次儿童抗菌药物应用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在调查期限内选一天作为调查日,将所有住院患儿中使用抗菌药物者的信息通过基于网络的数据收集系统进行填报(https://garpec-31.mobilemd.cn/login.aspx?relogin=true)。共覆盖10个省市的13家医院。调查科室包括感染科、呼吸科、普外科、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根据AWaRe及ATC抗菌药物分类目录对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归类,描述儿童及新生儿抗菌药物应用种类的AWaRe及ATC分布。结果共来自13家中心的2644张抗菌药物处方纳入研究,用于儿童的抗菌药物处方数2134张(80.71%),新生儿抗菌药物处方数为510张(19.29%)。总的抗菌药物处方中,可广泛使用类368张(13.92%),谨慎使用类1973张(74.62%),保留使用类60张(2.27%)和未推荐类243张(9.19%)。排名前五的抗菌药物种类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1056个(39.94%)、大环内酯类492个(18.61%)、碳青霉烯类275个(10.40%)、青霉素含酶抑制剂类246个(9.30%)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136个(5.14%)。各中心的抗菌药物所占比例:可广泛使用类为0~30.00%,谨慎使用类为36.67%~97.20%,保留使用类为0~17.02%,未推荐类0~33.33%。用于儿童及新生儿肺炎的1360张处方中,其中可广泛使用类152张(11.18%),谨慎使用类1051张(77.28%),保留使用类37张(2.72%),未推荐类120张(8.82%)。用于儿童肺炎的抗菌药物种类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522个(38.38%)、大环内酯类388个(28.53%)、青霉素含酶抑制剂141个(10.37%)、碳青霉烯类117个(8.6%)和
张交生马香唐兰芳田代印林立李延琪钱婧张文双李威卢根司利钢金萍朱亮吴柯叶邓继岿郑跃杰杨永弘
关键词:抗菌药物儿童处方
127例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类型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成分变化与相关肺部疾病的关系,探讨其在肺部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127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所有病例分成3组,分别为肺炎组65例,哮喘组45例,其他组17例(支气管异物13例,肺不张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弥漫性肺病1例,咯血待查1例),所有病例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收集BALF,进一步行细胞学分类检测,分析BALF细胞成分变化。结果哮喘组、肺炎组与其他组白细胞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炎组与其他组分叶核细胞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炎组分叶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将所有标本进行二次分组,感染组为肺炎组,共65例,非感染组包括哮喘组及其他组病例,共62例,结果显示两组间白细胞总数、分叶核细胞比例、巨噬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白细胞总数、分叶核细胞比例感染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而巨噬细胞比例在非感染组明显高于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白细胞总数、分叶核细胞比例增高为其特征性改变。巨噬细胞比例升高可为哮喘、其他非感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朱春梅钱婧曹玲张奕郑宝英戴淑芝姚海兰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哮喘肺炎儿童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目前使用较多的7价结合疫苗及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血清型替换,这可能会使接种疫苗的受益程度下降。寻找新的候选疫苗是有效预防Sp疾病的重要途径,蛋白质疫苗因此备受关注。本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下一代Sp疫苗的重要的候选蛋白质抗原,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pneumococcal surface protein A,PspA)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钱婧曹玲
关键词:蛋白质疫苗儿童
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对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初诊细菌性肺炎患儿224例,每位病例采集深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按传统病原菌培养是否分离到肺炎链球菌分为非肺炎链球菌组136例和肺炎链球菌组88例。用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2组病例中的病原菌,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及Kappa检验来对比2种检测方法的检出效能。结果非肺炎链球菌组应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检出肺炎链球菌40例,其中深部痰标本检出3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8例;肺炎链球菌组应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检出肺炎链球菌80例,其中深部痰标本检出5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28例。与传统病原学培养对比,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肺炎链球菌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74.4%、80.3%、66.7%、92.3%。2种检测方法对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4)。结论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的优势,与传统的病原学分离培养检验有较高的一致性及总符合率,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钱婧朱春梅曹玲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儿童
儿童坏死性肺炎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1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肺坏死将患儿分为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组(96例)和非坏死性肺炎(non-necrotizing pneumonia,NNP)组(122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营养不良、热程、住院时间、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随访情况)、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D-二聚体(D-dime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支气管镜下表现的差异,对坏死性肺炎相关临床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各指标最大诊断价值的临界值。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原学分类、支气管镜下表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组患儿的影像学吸收时间长于NNP组(P<0.05)。两组患儿营养不良、热程、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PCT、D-dimer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以下患儿的影像学吸收时间短于6岁以上者,病程10 d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患儿影像学吸收时间短于病程10 d以上者,混合感染组的影像学吸收时间明显长于单一病原感染组。对两组病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热程、住院时间、CRP、PCT、D-dimer是继发肺坏死的危险因素(分别为P<0.001、P<0.001、P<0.001、P=0.013、P=0.001)。绘制热程、CRP、PCT、D-dimer的ROC曲线,发现当热程>11.5 d、CRP>48.35 mg/L、D-dimer>4.25 mg/L时,对于预测肺坏死的发生有一定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分别为0.909、0.836、0.747,P均<0.001]。结论:儿童坏死性肺炎的热程、住院时间长,混合病原感染的影像学吸收时间明�
钱婧魏友加程毅菁张奕彭博朱春梅
关键词:儿童坏死性肺炎
3个月婴儿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
2014年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肺血管发育异常,导致支气管动脉增生、扭曲、扩张及动脉瘤形成,大多以咯血为首发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心悸及胸痛,多于成年后发病,儿童十分罕见,临床容易误诊.现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所收治的1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报告如下.
钱婧王亚军曹玲袁新宇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婴儿血管发育异常首发症状后天性先天性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是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目前使用较多的7价结合疫苗及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血清型替换,这可能会削弱接种疫苗带来的益处。寻找新的候选疫苗是有效预防肺炎链球菌疾病的重要途径,蛋白质疫苗...
钱婧综述曹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