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俊骁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血氧
  • 3篇血氧饱和度
  • 3篇氧饱和度
  • 3篇脉搏波
  • 2篇信号
  • 2篇血压
  • 2篇血压测量
  • 2篇预警
  • 2篇预警模式
  • 2篇头戴式
  • 2篇疲劳驾驶
  • 2篇脉搏波传导
  • 2篇脉搏波传导时...
  • 2篇加速度
  • 2篇驾驶
  • 2篇驾驶员
  • 1篇心电
  • 1篇心率
  • 1篇信号检测
  • 1篇预警方法

机构

  • 7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公安部第一研...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黄俊骁
  • 6篇庞宇
  • 4篇李章勇
  • 4篇林金朝
  • 3篇王伟
  • 2篇刘圣蓉
  • 2篇冉鹏
  • 2篇高小鹏
  • 2篇夏爽
  • 1篇周前能
  • 1篇李国权
  • 1篇李曙光
  • 1篇王志宇
  • 1篇孙朋

传媒

  • 2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警员可穿戴多体征参数监测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7
2017年
为了实现公安、消防等高危职业的体征参数监测,以公安日常装备(警盔和T恤)为可穿戴载体,设计了一种体征参数监测系统,实现血氧饱和度、心电、心率的检测、传输和显示。警盔利用反射式探头采集光电容积脉搏波PPG(photoplethysmography)信号,检测血氧饱和度;T恤利用导电硅胶和ADS1292R采集心电ECG(electrocardiogram)信号,检测心电和心率;APP实现体征参数的实时显示。实验表明,ECG信号R波定位的准确率能达到98.5%以上;与标准监护仪对比,血氧、心率的平均误差都较低,血氧的最大误差在5%以内,心率的最大误差在10次/min以内。在不影响正常活动下,系统能够满足国际标准对实时体征参数监测的要求。首次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警员的可穿戴体征参数监测系统,并实现了参数监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黄俊骁王志宇丁仲祥林金朝庞宇李章勇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心电心率
一种疲劳驾驶监控预警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疲劳驾驶监控预警方法及系统,属于疲劳驾驶检测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脑电信号采集分析模块、加速度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以及预警模块。同时采集脑电信号和加速度信号,脑电信号分析模块处理计算脑电信号,将注...
李章勇黄俊骁林金朝夏爽庞宇冉鹏王岫鑫刘圣蓉王伟
文献传递
便携式血氧信号检测装置设计被引量:9
2017年
实现动态环境下血氧饱和度的实时连续检测,研制了一种基于透射式检测原理的血氧饱和度监测装置。采用透射式光频转换器采集人体光电容积脉搏波,低功耗处理芯片MSP430为主控芯片,获取的脉搏波信号经过程序处理之后,通过蓝牙模块无线发送到终端设备。在动态环境下脉搏波信号存在多种干扰,利用了脉搏波信号的上下包络线信息,采用邻值代替法去除奇异点,低通滤波去除高频干扰,形态学滤波去除基线漂移和运动伪差干扰。该装置具有成本低、功耗低、易操作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血氧饱和度具有较好精度,能够动态实时地监测。
黎圣峰庞宇高小鹏黄俊骁
关键词:便携血氧饱和度极值
耳夹式可穿戴体征参数感测装置的设计被引量:5
2016年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逐步受到医疗领域的关注,而消防部队承担的应急救援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确保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的人身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消防安全的耳夹式可穿戴装置,通过光电转换方式采集脉搏波信号,然后采用CC2640滤波处理后得到血氧饱和度和脉率的体征参数,再通过无线蓝牙将数据传输,从而实现消防指挥中心对消防员身体状况的实时监测。该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及可穿戴的特点,可应用于消防、公安等部门。
高小鹏庞宇黎圣峰黄俊骁
关键词:脉搏波血氧饱和度脉率
一种疲劳驾驶监控预警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疲劳驾驶监控预警方法及系统,属于疲劳驾驶检测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脑电信号采集分析模块、加速度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以及预警模块。同时采集脑电信号和加速度信号,脑电信号分析模块处理计算脑电信号,将注...
李章勇黄俊骁林金朝夏爽庞宇冉鹏王岫鑫刘圣蓉王伟
文献传递
一种头戴式血压测量改进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提高无创血压连续测量的便捷性和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PTT)的头戴式血压测量方法,该方法将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和心电(ECG)信号的采集集中在头部,将PPG信号一阶微分最大点与ECG信号R波峰的时间差值作为脉搏波传导时间,并在血压的计算中加入了卡尔曼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方法计算出的血压值平均误差率在5%以内,数据误差均在10 mm Hg以内,能够满足连续血压测量误差的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稳定性更好,误差率更小,最大误差更小。
庞宇黄俊骁林金朝李章勇王伟李国权周前能
关键词:脉搏波传导时间
头戴式血压测量装置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设计一种头戴式血压测量装置,实现连续血压(blood pressure,BP)测量的便捷性。方法:该装置利用脉搏波速法采集脸颊的心电(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和额头的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信号,将PPG信号最大值点与ECG信号R波峰的时间差值作为脉搏波传导时间(pulse transit time,PTT),利用线性模型计算BP。结果:通过一系列实验表明,与传统无创测量法相比,该装置测量的BP值平均误差率在6%以内,数据误差在10 mm Hg(1 mm Hg=133.322 Pa)以内,能够满足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edical Instrumentation,AAMI)国际标准对无创BP监测的要求。结论:该装置不仅实现了对BP的连续、可靠测量,而且佩戴灵活方便、舒适性强,测量精度较高,在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生命关怀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孙朋李曙光黄俊骁
关键词:头戴式脉搏波传导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