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作品数:13 被引量:13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结直肠癌患者DAB2IP及NET-1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DOC⁃2/DAB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与新四极体⁃1(NET⁃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在CRC中的诊断意义,为提高CRC的确诊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CRC患者癌症组织和76例正常黏膜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DAB2IP与NET⁃1的表达,分析CRC癌组织DAB2IP与NET⁃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两因子表达情况与CR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临床诊断效能。结果CRC组织中DAB2IP的阳性表达率27.70%(41/148)低于正常组织96.05%(73/76)(P<0.05);CRC组织中NET⁃1的阳性表达率66.89%(99/148)高于正常组织10.53%(8/76)(P<0.05)。DAB2IP与NET⁃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DAB2IP的阳性表达与CRC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浆膜浸润和肝转移有关(均P<0.05),与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NET⁃1阳性表达与CR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浆膜浸润和肝转移有关(均P<0.05),与肿瘤的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DAB2IP诊断CR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2.30%(107/148)、96.05%(73/76)和80.36%(167/224),NET⁃1分别为66.89%(99/148)、89.47%(68/76)和74.55%(180/224),DAB2IP联合NET⁃1分别96.62%(143/148)、97.37%(74/76)和96.88%(217/224),与DAB2IP或NET⁃1相比,DAB2IP联合NET⁃1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结论CRC组织中DAB2IP呈低表达,NET⁃1呈高表达,DAB2IP与NET⁃1表达呈负相关DAB2IP联合NET⁃1可能为CRC诊断提供依据。 李飞 梁峰 黄迪 王伟 张玮 高晓斌 王晓元 薛军关键词: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点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胃癌患者肠道菌群,探讨其分布及菌群功能的特点。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9至2021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就诊的42例胃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招募性别、年龄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粪便样本并提取DNA,使用16S核糖体DNA扩增子焦磷酸测序分析微生物种群,PICRUSt2预测菌群功能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胃癌组患者拟杆菌门丰度减少,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91、3.369、2.790,P<0.05);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Chao1指数升高而Shannon指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84、9.953,P<0.01);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胃癌组与对照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线性判别效应分析(LefSe)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胃癌患者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作为益生菌的拟杆菌属(Bacteroides)、乳酸杆菌(Lactobacill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判别分析值=3,P<0.05)。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结果显示,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的菌群代谢存在差异。结论 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结构均与健康人群不同,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参与胃癌发生。 黄迪 李飞 苏卓彬 梁占东 孙光源 高建朝 李曙光关键词: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拟杆菌属 乳酸杆菌 疝环充填与下腹正中切口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 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和下腹正中切口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TEP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2例,62例行开放TEP术(观察组),60例行Rutkow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膀胱和输精管损伤、感染、切口血肿等,术后随访均无复发、补片排异、感染、睾丸萎缩等;观察组伤口疼痛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手术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PCS、M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但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开放TEP术较Rutkow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更能提高生活质量。 梁峰 李飞 聂双发 高晓斌关键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腹股沟疝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6在肝癌预后中的作用 2022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Nod样受体pyrin结构域蛋白6(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6,NLRP6)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模式、生物学功能和免疫细胞浸润关系。方法:利用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组(International Cancer Genome Consortium,ICGC)、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及TIMER 2.0数据库、HCCDB数据库、人类蛋白质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分析NLRP6在HCC中的表达模式、临床预后价值。通过Enrichr数据库分析NLRP6的生物学功能。分析NLRP6表达与HCC免疫细胞浸润关系。此外,基于NLRP6表达构建Nomogram模型预测HCC患者预后。结果:NLRP6表达在多种类型肿瘤(包括HCC)中下调(P<0.05),其低表达与HCC不良预后相关(P<0.05)。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EGGK)信号通路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结果揭示,NLRP6参与炎症-免疫调节反应,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h1和Th2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NLRP6表达与B细胞(r=-0.202)、CD4^(+)T细胞(r=-0.207)、CD8^(+)T细胞(r=0.153)、中性粒细胞(r=0.201)、巨噬细胞(r=-0.133)和髓树突状细胞(r=-0.245)浸润丰度显著相关;高中性粒细胞浸润丰度与HCC患者更差生存预后相关(P<0.05)。基于NLRP6表达、年龄和TNM分期的Nomogram模型能有效预测HCC患者1年、3年及5年总生存率,提供显著临床净收益。结论:NLRP6可能参与HCC发病机制,与炎症-免疫调节及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基于NLRP6表达的Nomogram模型能有效预测HCC患者预后,为临床医师治疗HCC提供新的思路。 黄迪 武雪亮 李飞 韩山山 高鑫关键词:预后 GLO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乙二醛酶I(GLO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原发性胃癌组织中GLO1的表达情况,对比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GLO1的表达,研究GLO1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GLO1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GLO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胃壁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肿瘤的淋巴浸润呈正相关,低GLO1表达组的五年存活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43)。结论GLO1在胃癌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这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同时高表达GLO1的胃癌患者有较差的临床预后。 黄迪 李飞 薄玉琨 赵轶峰 杨永江 李曙光关键词:胃癌 免疫组化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研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50例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疼痛程度(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等内容。结果:手术后1d、3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并促进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治疗费用少,并且并发症及复发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峰 李飞 聂双发 高晓斌 张玮关键词:腹股沟斜疝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疼痛 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66例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n=83)与对照组(n=83),对照组行常规处理,ERAS组以ERAS处理。观察两组术后1 d、7 d血红蛋白(H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RE)、白蛋白(ALB)等营养指标,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等免疫球蛋白,CD3^(+)、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群,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等炎性因子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术后1 d比较,两组术后7 d Hb、RbP、TRF、PRE、ALB、Ig A、Ig G、Ig M,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CD8^(+)、IL-6、IL-8、IL-10水平均降低(P<0.05)。术后7 d,ERAS组Hb、RbP、TRF、PRE、ALB、Ig A、Ig G、Ig M、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IL-6、IL-8、IL-10低于对照组(P<0.05)。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8.43%)低于对照组(2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改善营养状态,解除免疫抑制,清除炎性因子,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康复。 朱娜 黄迪 薛军 孙光源 苏卓彬 李飞 李曙光 梁占东 屈明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营养状态 T细胞亚群 炎性因子 长链非编码RNA CASC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癌症易感性候选基因9(lncRNA CASC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8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lncRNA CASC9的表达情况,分析lncRNA CASC9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法检验lncRNA CASC9表达量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lncRNA CASC9在结直肠癌组织较癌旁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CASC9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χ^(2)=6.877,P=0.032)、TNM分期(χ^(2)=7.660,P=0.022)以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χ^(2)=9.901,P=0.002)相关,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均无明显相关关系(均为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lncRNA CASC9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较lncRNA CASC9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χ^(2)=17.91,P<0.01;χ^(2)=11.23,P=0.001)。结论:lncRNA CASC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其有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梁峰 张玮 李飞 王胜杰 杜宇晶 张迎春关键词:结直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 基于HER2/PI3K/Akt通路的脂肪酸合酶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酶通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轴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31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脂肪酸合酶(FAS)及HER2 mRNA水平。选取大肠癌细胞株LOVO及正常人肠上皮细胞HIEC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株FAS及HER2蛋白相对表达量。向LOVO细胞株分别转染Si-FAS和阴性对照(Si-NC)24 h,随后检测HER2、PI3K及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并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徙及侵袭情况。转染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0、0.465、3.720、29.800、238.000、1904.000μmol/L)奥沙利铂,加药48 h后检测细胞活性。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及HIEC细胞株,大肠癌组织及LOVO细胞株FAS、HER2 mRNA水平更高(P<0.05)。相较于Si-NC组,Si-FAS组HER2、PI3K及Akt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细胞迁徙及侵袭能力减弱,细胞凋亡率有所上升,而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时间增加而上升(P<0.05)。加入奥沙利铂48 h后,NC组及Si-FAS组细胞活性随药物浓度有所降低,且Si-FAS组降低程度比Si-NC组大(P<0.05)。结论脂肪酸合酶参与肠癌化疗药物的耐药机制,并可能通过HER2/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大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李飞 黄迪 梁峰关键词:脂肪酸合酶 大肠癌 生物学行为 耐药性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对患者微环境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4 2018年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微环境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收治的128例腹股沟疝患者,每组64例。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1 d微环境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手术时间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术后同时点相比,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术后1 d比较,观察组的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显著降低,总抗氧化能力(T-AOC)、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 S)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剂(TIMP-1、TIMP-2)水平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急性尿潴留、阴囊积液、术后疼痛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低热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对微环境相关指标影响较轻。 梁峰 张玮 李飞 聂双发 高晓斌关键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疗效 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