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雷 作品数:6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包头市第四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清维生素A、E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A、E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自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产检的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5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50例,晚发型子痫前期50例,正常妊娠组100例,比较各组维生素A、E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A、E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相关性,孕期一旦发现,可及时补充维生素A、E,提高自身免疫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于雷关键词:维生素A 维生素E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脂联素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脂联素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医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恶性组)、80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者(良性组)及同期在医院体检的80例健康女性(健康组)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的血清脂联素、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评价血清脂联素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而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恶性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良性组(P<0.05),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不同病理类型的血清脂联素、CA125、CA153和CA199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着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的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呈下降趋势,而CA125、CA153和CA199水平呈升高趋势,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脂联素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单独脂联素或肿瘤标志物检测(P<0.05),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高于脂联素(P<0.05),准确度略高于脂联素检测,而脂联素检测的特异度略高于脂联素检测。结论脂联素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血清脂联素、CA125、CA153和CA199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于雷 高建 丁虹 闫杰 李波 苏伟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脂联素 肿瘤标志物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6.25mg治疗,观察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g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孕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雌二醇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黄体生成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明显升高(P<0.05),卵泡刺激素、孕酮以及雌二醇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的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P<0.05)。结论:小剂量(6.25mg/天)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于雷关键词: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维生素E、阿司匹林联合碳酸钙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维生素E、阿司匹林联合碳酸钙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进行诊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干预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生素E、阿司匹林联合碳酸钙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效率为92.00%(46/5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38/50)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E、阿司匹林联合碳酸钙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母婴结局。 于雷关键词:维生素E 阿司匹林 碳酸钙 BRMS1和ARHI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13年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而且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以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多见,且近年来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出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子宫内膜癌的存活率及治愈率无明显提高。 于雷 佟秀琴关键词:上皮性恶性肿瘤 BRMS1 ARHI 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绝经后妇女 围绝经期 糖脂代谢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糖脂代谢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四医院妇科的5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或息肉样增生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各项糖脂代谢指标的检测。结果病例组患者年龄(63.45±4.35)岁、空腹血糖(6.99±2.41)mmol/L、三酰甘油(3.85±0.24)mmol/L、低密度脂蛋白(4.25±0.38)mmol/L、高密度脂蛋白(1.52±0.47)mmol/L、尿酸(282.56±85.62)μmol/L、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56±1.55)kg/m^(2)及胆固醇(4.98±0.17)m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等代谢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存在相关风险的人群,应关注并控制这些代谢指标,以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保持健康的糖脂代谢对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于雷 李波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糖脂代谢 三酰甘油 脂蛋白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