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萍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纳米
  • 7篇纳米孔
  • 4篇单层膜
  • 4篇蛋白
  • 4篇分子
  • 3篇单分子
  • 3篇溶血素
  • 2篇无机
  • 2篇无机离子
  • 2篇离子
  • 2篇磷脂膜
  • 2篇检测器件
  • 1篇单分子检测
  • 1篇点突变
  • 1篇定点突变
  • 1篇异源
  • 1篇突变体
  • 1篇孔蛋白
  • 1篇分子分析

机构

  • 7篇西北大学

作者

  • 7篇张春萍
  • 4篇段静
  • 3篇张亚妮
  • 3篇亢晓峰
  • 2篇王莹
  • 2篇王莹
  • 1篇卓丽霞

传媒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α-溶血素纳米孔突变体的制备
生物纳米孔传感器可以实现微观尺度上的单分子检测,在单分子分析、单分子化学反应研究等领域具有独特价值和显著优越性。α-溶血素(α-Hemolysin,αHL)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水溶性蛋白单体,在双脂膜上可组装成结构...
张春萍
关键词:定点突变单层膜
文献传递
α-溶血素纳米孔的制备
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是纳米、生物、化学、电子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汇而成的一种新兴检测技术[1]。α-溶血素(α-Hemolysin,αHL)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水溶性蛋白单体,在双脂膜上可组装成结构稳定的七聚体蛋白纳米孔...
王莹张春萍段静张亚妮亢晓峰
a溶血素纳米孔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近年来,随着各学科的交叉融汇,以膜蛋白纳米孔为基础元件的纳米通道单分子检测技术显现出诱人的前景,尤其是以a-溶血素纳米孔为核心元件的检测器件在单分子分析、单分子化学反应研究和DNA测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而受到重视。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对以a-溶血素纳米孔为代表的膜蛋白单分子检测的研究进展、功能化制备及组装机理进行了总结,主要概述了膜蛋白作为单分子传感器件在基因测序方面的应用发展状况、可能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张春萍
关键词:纳米孔单分子检测
一种利用单层磷脂膜组装α-溶血素蛋白质纳米孔的方法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单层磷脂膜组装形成α‑溶血素七聚体生物纳米孔的方法,本发明将重组有野生型αHL基因的pT7质粒转入到BL21(DE3)pLys中,进行IPTG诱导后,用超滤离心管分子截留法纯化单体蛋白,并在DPhPC...
张亚妮张春萍王莹段静亢晓峰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单层磷脂膜组装α-溶血素蛋白质纳米孔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单层磷脂膜组装形成α-溶血素七聚体生物纳米孔的方法,本发明将重组有野生型αHL基因的pT7质粒转入到BL21(DE3)pLys中,进行IPTG诱导后,用超滤离心管分子截留法纯化单体蛋白,并在DPhPC...
张亚妮张春萍王莹段静亢晓峰
文献传递
α溶血素纳米孔蛋白在单层膜上的组装
生物体内完美组装的天然纳米孔,可作为单分子检测技术的分析元件,实现小分子水平的快速灵敏检测[1]。α溶血素(α-Hemolysin,αHL)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水溶性膜结合单体蛋白,可组装成具有典型孔径结构的跨膜七...
张春萍王莹段静张亚妮亢晓峰
关键词:纳米孔单层膜
α-溶血素的表达及其纳米孔的制备
2017年
α-溶血素(α-hemolysin,αHL)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水溶性穿孔毒素,在双脂膜上可组装成结构稳定的七聚体蛋白纳米孔,是理想的单分子检测器件。以大肠杆菌BL21(DE3)p Lys S作为表达宿主菌株诱导表达野生型和单位点突变型α-溶血素,超滤膜分子截留法纯化蛋白质,使用兔血红细胞膜将αHL单体组装成七聚体蛋白纳米孔,并在人工脂双层膜上构建适于单分子分析的分子器件。通过溶血实验和单通道电流记录,证实αHL溶血活性良好,组装的αHL七聚体纳米孔在双脂膜上打孔能力和离子通透性良好,结构稳定,可作为理想的单分子检测器件。此方法为大量制备αHL单体及其在单分子分析和应用研究方面奠定了基础。
卓丽霞王莹张春萍段静张亚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