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媛
- 作品数:48 被引量:2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用于地质构造勘察的取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构造勘察的取样装置,涉及地质构造勘察技术领域,使得取样器能够自动下降和上升,满足使用要求,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竖直的转杆、设置在转杆下端的取样件、设置在转杆上端的且用于驱动转杆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
- 李萧邓子修王丙贤董大伟胡秋媛匡鹏
- 文献传递
- 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晚中生代—古近纪构造演化对比及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8年
- 选取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两条典型测线,通过平衡剖面恢复,定量计算了研究区晚中生代—古近纪各构造演化阶段的运动学参数。结果表明,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的构造演化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一定差异。三叠纪末期,研究区各断层均经历了由逆断层向正断层的负反转过程;之后在晚中生代开始伸展,并逐渐增强,至古近纪时伸展最为强烈,阶段伸展速率显著大于晚中生代,各断层活动速率呈现最高峰,且以齐河—广饶断层为界,在济阳坳陷和鲁西隆起均表现出断层活动速率自南向北依次增强的规律,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至新近纪断层活动大幅减弱,构造活动趋于稳定。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经历了从整体到分异的演化过程,其中,中始新世—渐新世成为分异的重要时期,隆起区断层活动接近尾声,伸展裂陷迁移至济阳坳陷,二者自此分割开来,进入各自的隆—坳演化历史。此外,数值模拟结果为研究区隆坳构造格局的成因机制提供了关键证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胡秋媛李理郭建伟
- 关键词:鲁西隆起数值模拟
- 鲁西地区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本文选择鲁西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将济阳坳陷和鲁西隆起内部的伸展构造融为一体,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等方法研究鲁西地区伸展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时间上的演化序列。鲁西地区的构造格局主要表现为晚中生代以来的伸展构造系统...
- 胡秋媛
- 关键词:晚中生代应力场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砂岩储层胶结前的多期构造压实减孔程度定量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砂岩储层胶结前的多期构造压实减孔程度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砂岩构造压实减孔数学模型,并分析构造压实过程得出所述砂岩构造压实减孔数学模型的关键参数;步骤S2、基于所述砂岩构造压实减孔数学模型...
- 夏鲁秦志军胡秋媛孙阳珍宋梦娇朱志远郭雨
- 文献传递
- 潍北—莱州湾凹陷郯庐断裂带新生代走滑特征被引量:20
- 2009年
- 横切潍北—莱州湾凹陷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反射剖面和断裂带内的凹陷断层、沉积相和油气特征,直接或间接显示了郯庐断裂带的延伸、运动性质和活动时限。郯庐断裂带在海域和陆上的几何形态及其组合基本一致,根据切过断裂带的剖面和平面上断层的组合特征,判断其为兼具垂直位移的走滑运动断层系。走滑断裂带的活动控制着凹陷内同构造沉积以及构造样式,表明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时限具分段性,相当于渤海湾盆地孔店组(E_(1-2)k)—沙四段(E_(2-3)s^4)沉积期(古新世—早始新世)—孔店组—沙二段(E_(2-3)s^2)沉积期(古新世—始新世)—孔店组—沙一段(E_(2-3)s^1)(古新世—渐新世)沉积时期,走滑拉分活动由南向北迁移;活动方式也由古新世—早始新世的左旋走滑活动,被早始新世之后的右旋走滑活动所替代。
- 李理谭明友张明振胥颐李志伟时秀朋宫红波唐智博胡秋媛
-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渤海湾盆地
- 物理模拟实验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以黄岛地区NW向断裂研究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为进一步研究物理模拟实验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系统梳理其近年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黄岛地区NW向断裂为例,结合区内大量基础地质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再现研究区NW向断裂构造的发育演化过程。实验结果半定量-定量表明,黄岛地区晚侏罗世以来主要经历了晚白垩世、古新世和第四纪等强烈活动时期;在形成机制上,其主要受控于NW-SE向的拉张应力场,断裂系统的活动时间约为晚白垩世晚期。这为前期动力学演化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对黄岛地区动力学演化机制取得了新的认识。
- 杨光胡秋媛郭建伟李萧徐成龙臧家超姜颜良
- 关键词:物理模拟实验构造地质学NW向断裂
- 用于地质构造勘察的取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构造勘察的取样装置,涉及地质构造勘察技术领域,使得取样器能够自动下降和上升,满足使用要求,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竖直的转杆、设置在转杆下端的取样件、设置在转杆上端的且用于驱动转杆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
- 李萧邓子修王丙贤董大伟胡秋媛匡鹏
- 文献传递
- 黄岛地区NW向断裂特征及其地质环境意义的探讨被引量:4
- 2017年
- 黄岛地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与NE向断裂相比,NW向断裂规模较小,有关其分布、特征及性质等至今仍缺少系统的研究,研究相对薄弱。通过野外地质踏勘和地质制图,对黄岛地区NW向断裂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地质剖面分析,初步厘定了区内NW向断裂的活动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对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黄岛地区NW向断裂包括蒋家店子断裂、大楼村断裂和赵家河断裂,活动性质以正断层为主,并伴有左旋走滑特征。NW向断裂控制了黄岛地区的主体构造格局,尤其对当地山体聚落分布和房屋等建设群的展布方向有重要控制作用;同时,NW向断裂的展布与环胶州湾地区现代震中的分布趋势吻合较好,成为最可能的孕震和发震断裂。上述研究对黄岛地区城市规划及地质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胡秋媛马遵青李萧李理黄赞葛星常海钦
- 关键词:NW向断裂地质环境
- 砂岩储层胶结前的多期构造压实减孔程度定量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砂岩储层胶结前的多期构造压实减孔程度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砂岩构造压实减孔数学模型,并分析构造压实过程得出所述砂岩构造压实减孔数学模型的关键参数;步骤S2、基于所述砂岩构造压实减孔数学模型...
- 夏鲁秦志军胡秋媛孙阳珍宋梦娇朱志远郭雨
- 文献传递
- 鲁西隆起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断裂特征及形成机制被引量:14
- 2009年
- 野外地质调查表明,鲁西隆起的伸展断裂十分发育,其构造样式复杂,主要形式为陡倾斜的伸展断裂和缓倾斜的滑脱断层组成的复合伸展断裂系统。陡倾斜的伸展断裂构成鲁西伸展断裂系的主体,是控制其南部凹陷沉积的边界断裂。断裂带中构造角砾岩、断层泥发育,并有小褶皱、擦痕等显示断裂活动的标志。缓倾斜的滑脱断层在鲁西隆起区广泛发育,分为深、浅两个层次,浅层次中最具规模的位于下寒武统与太古宇之间。滑脱面上盘的寒武系底部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褶皱和破碎带发育,下盘构造相对简单,仅挤压破碎。深层次滑脱断层发育在中地壳低速层处,控制着浅层次滑脱断层的形成与分布。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鲁西隆起的伸展断裂系统是由晚中生代以来两次大规模的伸展运动形成的,形成机制上,与中、新生代郯庐断裂的走滑活动、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以及岩浆上涌密切相关。
- 胡秋媛李理唐智博时秀朋
- 关键词:晚中生代鲁西隆起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