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源性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与预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 观察不同病因(肺源性或肺外源性)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预后的差异.方法 收集ARDS患者共50例,按照病因不同分为肺源性组(26例)和肺外源性组(2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指标的差别.结果 肺源性组患者的住EICU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分别为(13.7±6.9)、(11.9±6.3)d,长于肺外源性组的(9.7±3.4)、(7.7±3.5)d,但7 d病死率低于肺外源性组[23.1%(6/26)比37.5%(9/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源性与肺外源性ARDS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有很大差异,治疗侧重点不同.
- 赵亮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预后
- 网膜肉瘤根治性手术11例治疗体会
- 2004年
- 杨絮赵亮孙晓义史炼钢
- 关键词:根治性手术CT疗效观察
- 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观察经鼻(面)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急性加重合并中、重度 CO_2潴留的疗效。比较病情相似,而分别首选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总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本病房因 COPD 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分析 PaCO_2>80mmHg 的患者20例。采用首选 NIPPV 治疗,观察2小时后病情及动脉血气改善情况,决定继续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或转 ICU 行有创通气治疗。通过回顾性资料分析,2001年10月至2002年2月同等病情16例,首选在 ICU 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的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首选无创通气的20例病人中,14例治疗有效,病情缓解后出院。6例因失败而转 ICU 改为有创通气。14例治愈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8.2±3.5天,与有创通气时间(9.6±6.2天)之间无显著差异。住院费用,无创通气组平均住院总费用9100±3300元,有创通气组为21000±14000元,两组有显著差异。VAP 发生率,有创通气组(6/16),无创通气组为0/14,两组有显著差异。有创通气组有2例死亡,无创通气组无死亡。结论经鼻(面)无创通气治疗 COPD 急性加重合并中、重度 CO_2潴留的患者,半数以上(70%)有效,可避免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与首选入住 ICU 行有创通气比较,可降低总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VAP 等),但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无差异。我们认为 COPD 合并呼吸衰竭伴中、重度 CO_2潴留患者,如果无昏迷和/或呼吸道分泌物多而清除能力差,应首选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
- 赵亮胡媛媛
- 关键词:正压通气治疗鼻(面)罩双水平CO2潴留有创通气治疗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干扰素γ、高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受限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其主要特征是慢性气流阻塞,并呈进行性发展。多项研究发现COPD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一些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
- 赵亮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坏死因子Α急性加重期干扰素Γ血清
- 65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经痰或呼吸道吸出物培养分离出的6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复习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对18种抗菌药物敏感率依次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3.7%),复方磺胺甲(口恶)唑(62.0%),头孢他啶(42.6%),环丙沙星(40.6%),头抱哌酮-舒巴坦(34.9%),氧氟沙星(32.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6.3%)。有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于60%(66.7%)。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致病原菌之一,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慢支、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重危监护病房的患者也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造成感染,可选用抗菌药物的范围较窄,治疗相对困难。
- 赵亮胡媛媛
-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试验呼吸道感染药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