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风
  • 8篇血清
  • 7篇麻风病
  • 5篇酶联
  • 5篇酶联免疫
  • 5篇酶联免疫吸附
  • 5篇酶联免疫吸附...
  • 5篇免疫吸附
  • 5篇抗体
  • 4篇血清学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3篇抗体水平
  • 3篇抗原
  • 3篇杆菌
  • 2篇血清学诊断
  • 2篇症状
  • 2篇人血
  • 2篇人血清
  • 2篇瘙痒

机构

  • 16篇大连市皮肤病...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体检中...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0篇靳亚莉
  • 7篇张振国
  • 6篇吕成志
  • 6篇宋顺鹏
  • 4篇周晓维
  • 4篇王绘翔
  • 4篇刘晓虹
  • 4篇王洪生
  • 4篇薛光
  • 3篇乐宏元
  • 3篇杨雪源
  • 2篇赵丽艳
  • 2篇杨敏
  • 2篇朱英华
  • 2篇赵文
  • 1篇曹玉平
  • 1篇关颖
  • 1篇蒋伯燕
  • 1篇占城
  • 1篇刘俊

传媒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7年全...
  • 1篇2016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结核伴发皮肤结核1例
<正>病历资料患者男,24岁,以左颈部、胸部红斑、溃疡、糜烂2年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颈部出现一黄豆大小的暗红色结节,于当地医院切除,后于切口处出现暗红斑,并逐渐扩大蔓延至胸前,并出现糜烂,溃疡。曾就诊于几家医院,...
靳亚莉赵丽艳赵文
文献传递
麻风病人血清中抗麻风新糖抗原NT-P-BSA抗体水平的检测
目的:NT-P-BSA-IgM-ELISA和NT-P-BSA-IgG-ELISA比较实验,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应用NT-P-BSA抗原检测80名麻风患者,80名正常对照,30份妊娠个体及结缔组织疾病、银屑病、结核...
靳亚莉张振国刘晓虹吕成志宋顺鹏
关键词:麻风病
文献传递
念珠状发1例
2012年
临床资料 患者女,7岁。因头发、眉毛断落5年,于2010年5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儿为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时头发、眉毛正常,5年前不明原因头发、眉毛断落,一般在近皮肤处折断,毛发最长不超过2~3cm,且生长缓慢。曾做真菌培养,马拉色菌阳性,给予“希尔生”和“伊曲康唑”等治疗,未见好转。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
靳亚莉王洪生杨雪源
关键词:足月顺产真菌培养马拉色菌伊曲康唑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抗两种分枝杆菌LAM抗原抗体的检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结核分枝杆菌和抗麻风分枝杆菌LAM抗原的抗体。方法分别用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胞壁的LAM成分作抗原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是否有抗上述抗原之抗体的存在,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很高含量的抗两种LAM抗原的抗体,且其水平相当,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杆菌胞壁的LAM成分的抗体。
靳亚莉张振国乐宏元王绘翔鹿红艳吕成志宋顺鹏
关键词:寻常性银屑病LA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引起瘙痒的非组胺因素被引量:6
2012年
在一些慢性皮肤病及慢性系统性疾病的瘙痒机制中非组胺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上皮屏障的破坏、神经精神因素、神经肽(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等)、阿片肽、神经生长因子、蛋白酶、前列腺素、白介素等介质以及激素和离子水平等共同参与,机制复杂,这与临床上单独使用抗组胺药不能有效缓解该类瘙痒是相符的。概述引起瘙痒的非组胺因素,可以为更有效地治疗瘙痒提供信息。
靳亚莉王洪生杨雪源
关键词:瘙痒症
用ND-O-BSA-IgM-ELISA测定正常人、麻风及结核患者血清抗体水平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用ND-O-BSA-IgM-ELISA测定正常人和麻风及结核患者血清抗体水平以界定大连地区正常临界值及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ND-O-BSA抗原对60例麻风患者,各100例男、女正常人和3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ND-O-BSA在血清浓度1∶100和临界值取0.14时,ND-O-BSA-IgM-ELISA对麻风患者检测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6.5%;结核患者无一例阳性。结论 ND-O-BSA-IgM-ELISA实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不存在与结核血清的交叉反应,可用来早期检测麻风杆菌的感染。
张振国靳亚莉周晓维王绘翔朱帮勇高阳温杰宋顺鹏
关键词:麻风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1例被引量:4
2018年
患者男,48岁。视物双影,左侧眼睑下垂2周加重伴右侧眼睑下垂2天。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血RPR 1∶16(+),TPPA(+),脑脊液RPR 1∶2(+/-),TPPA(+),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白细胞数:72×106/L,蛋白定性:阳性;头颅MRI平扫+MRA(1.5T)示:1.脑白质病变(DWMH I级);2.头颅MRA未见明显病症。全脑血管造影(DSA):颅内血管未见异常。诊断:神经梅毒。给予青霉素钠320万U每4小时一次静点,连续14天,出院后肌注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1次,共3次。6周后眼部症状明显好转,随访8个月,RPR滴度下降,现仍在随访中。
孙培宏李爱莉孙杰靳亚莉占城
关键词:神经梅毒动眼神经麻痹
新型抗原MMP Ⅱ与经典抗原ND-O-BSA应用于麻风病血清学诊断的比较研究
第一章,目的:评价ND-O-BSA-IgM-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找出cutoff值。   方法:ND-O-BSA-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结果:ND-O-BSA在血清浓度1:100时,cutoff取0....
靳亚莉
关键词:麻风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UTOFF值血清学诊断
文献传递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抗两种分枝杆菌LAM抗原抗体检测的研究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的共同抗原成分脂化阿拉伯甘露聚糖的抗体,探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麻风分枝杆菌之LAM抗原(LAM-ML)的抗体,以及是否也存在抗结核分枝杆菌之LA...
靳亚莉张振国乐宏元周晓维王绘翔刘晓虹宋顺鹏
文献传递
银屑病瘙痒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瘙痒是银屑病患者的一种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瘙痒的机制尚不清楚,许多常规治疗瘙痒的药物并不能有效缓解银屑病的瘙痒.目前认为,银屑病皮损中神经分布异常增多和敏感性增加,炎症细胞在病灶中聚集、活化并释放炎症介质是银屑病瘙痒的主要原因.抗组胺药不能有效控制银屑病瘙痒,而神经肽受体拮抗剂、免疫抑制剂及光疗等为治疗银屑病瘙痒的有效方法.
靳亚莉杨雪源王洪生
关键词:银屑病瘙痒症细胞因子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