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疾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变
  • 2篇周围神经
  • 2篇周围神经病
  • 2篇周围神经病变
  • 2篇病变
  • 2篇成像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心血管疾病诊...
  • 1篇血管疾病诊断
  • 1篇影像科
  • 1篇肾移植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病

机构

  • 6篇潍坊市中医院
  • 3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淄博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董晓红
  • 3篇陈学勋
  • 2篇赵坤媛
  • 2篇张兆光
  • 1篇刘静
  • 1篇徐慧颖

传媒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脏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定量检测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及感觉定量检测(QST)阈值的影响。方法 22例符合ESRD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ESRD患者行规律充分CAPD 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评价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左侧手指、小鱼际、小腿及足背4个不同部位QST的4个温度觉阈值及振动觉阈值。结果患者治疗前4个部位的温度觉阈值及振动觉阈值明显高于正常参照值(P<0.05);经3个月的规律充分CAPD治疗后,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4个不同部位的4个温度觉阈值及振动觉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CAPD能有效改善ESRD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陈学勋张兆光董晓红
关键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因体格检查、手术治疗以及影像检查等方式确诊的4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A组中包含22例心脏病变引发患者;B组中22例大血管病变引发患者,分别对A组和B组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A组患者中不同检查模式的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在不同检查模式下的诊断结果差异巨大,磁共振成像检查显著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于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断效率更高,可在后续的临床实践中推广。
董晓红赵坤媛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检查
腺病毒介导PD-L1基因局部转染供肾在缓解肾移植排异反应中的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基因局部转染供肾在缓解肾移植排异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4只健康Lewis雄性大鼠作为肾脏供体,另选24只Wistar雄性大鼠作为受体。所有无特定病原体(SPF)的大鼠3个月龄,体重(300±30)g。将受体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空白组和转染组。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D-L1的表达。比较受体大鼠存活率与血清肌酐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转染组大鼠平均存活时间长于空白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大鼠平均体重高于空白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大鼠的血肌酐水平低于空白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存活时间、体重及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大鼠PD-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空白组大鼠PD-L1中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大鼠细胞因子IL-10和IL-6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IFN-γ和IL-2低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对照组和空白组大鼠细胞因子IL-10、IL-6、IFN-γ和IL-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PD-L1转染供肾通过调节免疫因子的表达,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提高受体功能,抑制肾脏排异反应,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
李建海董晓红张海波陈学勋
关键词:肾移植腺病毒PD-L1细胞因子
多层螺旋CT成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实用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因心血管疾病到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划分为两组,即40例研究组和40例对照组。随后,对照组进行MRI诊断,研究组进行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诊断,分别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中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中疾病的准确率为97.53%,与对照组中69.73%的准确率差异巨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可有效诊断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且具有极高的准确率,可在后续疾病的诊断过程广泛推广。
赵坤媛董晓红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心血管MRI诊断
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包括床体和底座,所述床体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防辐射铅罩,该防辐射铅罩与床体之间通过移动结构进行连接,且移动结构对称分布在床体的两侧;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有与床体转动连接的丝杠、...
董晓红
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96例,其中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6例(UPN组),不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NUPN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三组均进行年龄、性别、病史时长、实验室检查、电生理等指标检测,同时行双侧胫神经高频超声检查探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胫神经横截面积(CSA)、杨氏模量(Emean)、长径、宽径、周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PN组与NUPN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浓度显著升高,而白蛋白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UPN组比较,UPN组病史时长、β_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PTH)、血钾浓度、血磷浓度均显著升高,而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钠浓度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胫神经测量值组间比较,UPN组测得胫神经的Emean、CSA、周长等均高于NUPN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得三组样本胫神经的Emean、CSA、周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9、0.675、0.58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5.56 kPa、0.23 cm~2、1.91 cm。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监测手段。
张兆光徐慧颖李璇刘静孙昊琦陈学勋董晓红
关键词:胫神经高频超声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