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仕萍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生殖
  • 3篇生殖技术
  • 3篇受精
  • 3篇双胎
  • 3篇体外
  • 3篇体外受精
  • 3篇胚胎
  • 3篇囊胚
  • 3篇辅助生殖
  • 3篇辅助生殖技术
  • 3篇玻璃化
  • 3篇玻璃化冷冻
  • 2篇单卵
  • 2篇单卵双胎
  • 2篇单胎
  • 2篇冻融
  • 2篇冻融胚胎
  • 2篇妊娠
  • 2篇卵子
  • 2篇卵子冷冻

机构

  • 14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14篇陈仕萍
  • 9篇刘寒艳
  • 9篇杜红姿
  • 8篇刘见桥
  • 8篇李磊
  • 4篇郑海燕
  • 2篇龙晓林
  • 2篇姚亚超
  • 2篇张希
  • 1篇罗阳
  • 1篇张文红
  • 1篇李莉
  • 1篇陈蕊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学周刊(上旬...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加启动剂量对年龄相关的卵巢反应性以及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控制性超排卵中,各年龄段妇女行IVF/ICSI治疗时,选择不同启动剂量的获卵数和临床结局,探讨各年龄段增加启动剂量与获卵数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IVF/ICSI第一周期治疗,采用长方案超排卵,第2天或者第3天移植2~3个胚胎的患者共2 853个周期。按年龄≤30岁,31~34岁,35~37岁,≥38岁进行分组,启动剂量按≤150 IU、151~225 IU、>225 IU进行分组,并且进一步比较31~34岁组,抗苗勒管激素(AMH)≤1.0 ng/m L时,不同启动剂量间的结局。结果启动剂量分别为≤150 IU、151~225 IU、>225 IU时,≤30岁组着床率和妊娠率在≤150 IU组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34岁组≤150IU组着床率和妊娠率显著高于151~225 IU组(P<0.05),其他无差异(P>0.05)。35~37岁组获卵数>225 IU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着床率150~225 IU组显著高于>225 IU组(P<0.05),余无差异(P>0.05)。≥38岁组着床率和妊娠率在150~225 IU组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内早期流产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34岁组,AMH≤1.0 ng/m L时,随着启动剂量的增加,获卵数、着床率、妊娠率无明显改善,早期流产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功能正常的情况下,≤34岁妇女,≤150 IU/d的起始剂量能获得较好的获卵数、着床率和妊娠率,≥35岁妇女,151~225 IU/d的起始剂量能获得较好的获卵数以及着床率和妊娠率。卵巢低反应时,增加启动剂量并不能增加卵巢反应性以及改善妊娠结局。
刘寒艳靳秀云刘见桥陈仕萍李磊杜红姿
关键词:年龄卵巢刺激体外受精
延长体外培养时间增加单卵双胎风险
刘寒艳刘见桥杜红姿陈仕萍李磊
IVF/ICSI双胎妊娠新生儿结局及双胎妊娠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比较IVF/ICSI中单双胎妊娠后新生儿结局,并探讨影响双胎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治疗,单双胎妊娠共1 026例纳入研究。结果:早期流产率,早期妊娠丢失率单胎组显著高于双胎组(16%vs 5.41%;16%vs 6.98%),晚期流产率单胎组显著低于双胎组(1.93%vs 7.12%),单双胎组整个孕期的总妊娠丢失率没有显著差异。双胎组早产率显著增加(9.19%vs 41.89%),足月抱婴率显著降低(56%vs 37.89%),但是总抱婴率双胎组显著高于单胎组;出生低体重儿双胎组显著增加(1.2%vs 14.8%),出生缺陷儿单双胎组无差异。女方年龄和移植胚胎数在单双胎妊娠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双胎妊娠显著增加晚期流产及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风险。女方年龄和移植胚胎数目是双胎妊娠的危险因素。
刘寒艳龙晓林李磊陈仕萍刘见桥
关键词:单胎双胎妊娠丢失低体重
冻融移植D5非优质囊胚和D6优质囊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解冻移植周期中D5非优质囊胚和D6优质囊胚移植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18年10月共1083例单囊胚解冻移植周期,根据囊胚质量分为D5非优质囊胚组367例、D6优质囊胚组716例.该研究纳入的周期均为移植单个囊胚,且年龄≤40岁,移植次数为1~2次,并排除反复流产或染色体异常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包括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及围生结局等.结果D5非优质囊胚组患者年龄显著低于D6优质囊胚组[(32.67±4.87)岁与(33.62±4.68)岁],不孕年限[(4.45±1.32)年与(4.88±1.03)年]、原发不孕比例(45.23%与50.42%)及不孕因素为男方因素的比例(14.44%与16.20%)显著低于D6优质囊胚组,hCG阳性率(49.05%与42.32%)、临床妊娠率(41.96%与35.34%)及活产率(31.06%与27.09%)均显著高于D6优质囊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分析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后,D6组临床妊娠率仍显著低于D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冻移植周期中D5非优质囊胚比D6优质囊胚具有更好的临床妊娠结局.
姚亚超陈仕萍刘寒艳李磊毛玉玲
关键词:囊胚移植
二次玻璃化冻融胚胎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胚胎二次玻璃化冻融复苏后移植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二次冻融复苏囊胚移植周期620例(双冻组),以同期单次冻融复苏周期囊胚移植周期11904例中选取与双冻周期基本资料匹配的1250例(单冻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复苏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指标。结果双冻组着床率显著低于单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9%vs.50.1%,P<0.05);双冻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单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1%vs.62.8%,P<0.05);两组间多胎率、单卵双胎率、早期流产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早产、活产、死产、平均孕周和出生婴儿平均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冻融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胚胎的种植率,但仍有较高的着床妊娠能力,双冻囊胚仍有43.1%的妊娠率。同时,双冻并未提高如流产、多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对于因意外原因导致不能及时移植或移植后剩余的胚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选择。
周学亮毛玉玲杜红姿陈仕萍
关键词:玻璃化冷冻体外受精
延长体外培养时间增加单卵双胎风险
目的 单卵双胎(MZT)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IVF中MZT可能与透明带操作如AZH、ICSI,以及囊胚移植,高龄,激素使用等有关.本研究将评估MZT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数据来自2014-2015年2月,移植1-3个胚胎...
刘寒艳刘见桥杜红姿陈仕萍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妇科内分泌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妇科内分泌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妇科从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接收的90名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使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腹式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腹式子宫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三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内分泌状态的影响。结果在手术前、术后三个月以及六个月这三个时间点将患者的血清激素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术后三个月患者的血清激素各方面数值无明显差异;术后六个月,患者的E2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血清FSH较术前升高,其他血清激素的相关数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指标提示,术后较术前卵巢血流最大流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分为2个亚组进行分析;年龄>40岁、年龄≤40岁,发现年龄≤40岁患者术前术后检查雌二醇水平和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六个月的雌二醇水平、FSH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三个月的雌二醇、FS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手术方式进一步分析:所有使用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其血清所有性激素水平在术前术后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和术后六个月的雌二醇、FSH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年龄如何,为保持卵巢的激素分泌功能,建议首选子宫肌瘤剥除术。
郑海燕陈仕萍何于夏
关键词:子宫肌瘤女性内分泌
卵子冷冻的临床应用
陈仕萍杜红姿刘寒艳李磊刘见桥
玻璃化对复苏囊胚移植单胎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卵裂期胚胎复苏后囊胚培养移植与复苏嚢胚移植的单胎分娩结局,探讨最佳冻存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本中心行复苏周期移植(FET)并单胎分娩的患者,囊胚复苏组1 037个周期,卵裂胚复苏囊胚培养组690个周期。分析两组的新生儿分娩结局,其中包括平均孕周,平均体质量,男婴出生率,早产率,极早产率,低体质量率,极低体质量率,先天异常率。【结果】平均胎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活产、健康抱婴以及死胎的比例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生性别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早产率,极早产率,低出生体质量率,极低出生体质量率以及先天异常率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校正后,出生男婴率(AOR 1.07,95%CI 0.86~1.34),早产率(AOR 0.7,95%CI 0.49~1.01),极早产率(AOR 1.47,95%CI 0.55~3.96),低出生体质量率(AOR 1.38,95%CI 0.86~2.22),极低出生体质量率(AOR 0.76,95%CI 0.20~2.83)以及先天异常率(AOR 1.58,95%CI 0.66~3.76)两组仍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鲜囊胚冷冻后择期复苏移植能获得较好的新生儿结局,是目前较佳的囊胚培养和移植方案。
刘寒艳陈仕萍杜红姿李莉陈蕊
关键词:玻璃化冷冻卵裂期胚胎囊胚培养囊胚移植
对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若干问题探究被引量:1
2016年
优秀医疗卫生人才的匮乏一直是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科学素养是优秀医疗卫生人才的必备品质。但是,当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对于医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致使医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堪忧。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究提高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使医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李磊陈仕萍姚亚超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