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秀霞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生成
  • 2篇移植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移植
  • 2篇原位移植瘤
  • 2篇肿瘤
  • 2篇枳术颗粒
  • 2篇萎缩性
  • 2篇萎缩性胃炎
  • 2篇胃炎
  • 2篇卵巢
  • 2篇卵巢癌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萎缩性
  • 2篇慢性萎缩性胃...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模型建立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作者

  • 7篇郭秀霞
  • 6篇唐德才
  • 6篇尹刚
  • 6篇张硕
  • 4篇戴建国
  • 2篇赵凡
  • 1篇臧文华
  • 1篇刘敏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第八届全国临...

年份

  • 6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补气活血药配伍对卵巢癌原位移植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前期实验研究表明:黄芪、莪术2∶1配伍能够较好的抑制人卵巢癌HO-8910原位移植瘤(Ⅰ期)的增长与转移,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两药配伍能够协同增效,符合补气活血药相须配伍理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MMP2、...
郭秀霞
关键词:卵巢癌血管生成原位移植瘤分子机制
中医药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
中医认为正气内虚,癌毒内生是肝癌的病机,治疗原则宜扶正固本,抗癌解毒。中药在治疗肝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等,故列举了常见的扶正固本类中药黄...
张硕唐德才尹刚郭秀霞
关键词:中医药肝癌
黄芪、莪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中医理论认为肿瘤的病理基础为气虚血瘀,治疗法则为补气活血,黄芪、莪术配伍体现了肿瘤的治疗法则,而抗肿瘤血管生成是其主要机制之一,因此对黄芪、莪术两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具体机制进行论述。
张硕尹刚戴建国郭秀霞唐德才
关键词:莪术肿瘤血管生成
文献传递
枳术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组织COX-2和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枳术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已建立CAG模型的大鼠,分为模型组,胃复春(0.86 g·kg-1)组,枳术颗粒高、中、低剂量(20,10,5 g·kg-1)组。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胃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腺腔结构不完整,炎细胞浸润黏膜全层,体重增长率降低,COX-2,VEGF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枳术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胃复春组均显著增加CAG大鼠体重增长率(P<0.01),下调大鼠胃组织COX-2,VEGF蛋白及mRNA表达(P<0.01);与胃复春组比较,枳术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显著增加CAG大鼠体重增长率(P<0.01),高剂量组可下调大鼠胃组织COX-2,VEGF蛋白及mRNA表达,但无明显差异。结论:枳术颗粒可加快大鼠体重增长,使CAG大鼠胃黏膜组织得到改善和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胃黏膜破坏因子COX-2,VEGF的表达,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
赵凡唐德才张硕郭秀霞尹刚戴建国
关键词:枳术颗粒慢性萎缩性胃炎环氧合酶2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基本条件。调控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m TOR、Ras/Raf/MEK/ERK、Notch转导通路等。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研究越来越受关注。调控PI3K/Akt/m TOR通路的中药多集中于抑制Akt的磷酸化,且清热药居多。调控Ras/Raf/MEK/ERK通路的中药多集中于抑制ERK的磷酸化,且活血化瘀药居多。调控Notch转导通路的中药多集中于抑制Notch1的表达,对配体的表达不一。对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旨在寻求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剂,阐明作用靶点,为肿瘤研究提供方向。
张硕唐德才郭秀霞尹刚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信号通路中药
枳术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枳术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复春组,枳术颗粒5g/kg组、10g/kg组、20g/kg组。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及Real time-PCR方法检测胃组织中TFF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粘膜腺腔结构不完整,炎细胞浸润粘膜全层,腺体数目减少消失,体重增长率降低,TFF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枳术颗粒5g/kg、10g/kg、20g/kg及胃复春0.86g/kg大鼠体重增长率均显著增加,枳术颗粒组TFF1蛋白及mRNA表达增高明显;与胃复春组比较,枳术颗粒5g/kg、10g/kg、20g/kg大鼠体重增长率明显增加,且TFF1蛋白表达增加,而枳术颗粒10g/kg、20g/kg TFF1mRNA表达明显增高。结论:枳术颗粒可加快大鼠体重增加,使CAG大鼠胃粘膜组织得到改善和恢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胃粘膜保护因子TFF1的表达而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
赵凡唐德才张硕郭秀霞尹刚戴建国
关键词:枳术颗粒慢性萎缩性胃炎TFF1
人卵巢癌HO-8910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建立及分期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建立HO-8910卵巢癌荧光原位移植瘤模型,并进行分期研究。方法将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在细胞培养瓶中培养至10代,选荧光稳定表达的细胞注射到裸鼠皮下,待成瘤后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将体积为1mm3肿瘤块植入到实验裸鼠卵巢黏膜上,在活体成像技术下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并应用病理学检测方法对肿瘤组织及附近组织进行观察。结果活体成像技术成功追踪了肿瘤的发展与转移,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细胞的转移趋势,2者与中医临床卵巢癌分期相结合,确立了卵巢癌分期。结论成功建立卵巢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再现了肿瘤临床演变过程。其3期分期为肿瘤研究及抗肿瘤药物疗效判定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郭秀霞唐德才臧文华刘敏戴建国张硕尹刚
关键词:卵巢癌原位移植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