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志坚

作品数:49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放疗
  • 12篇宫颈
  • 12篇宫颈癌
  • 11篇化疗
  • 10篇疗效
  • 9篇术后
  • 7篇食管
  • 7篇食管癌
  • 7篇肿瘤
  • 7篇晚期
  • 7篇鼻咽
  • 7篇鼻咽癌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三维适形
  • 5篇适形
  • 5篇中晚期
  • 5篇晚期宫颈癌
  • 5篇肠癌
  • 4篇调强

机构

  • 30篇广东省梅州市...
  • 16篇梅州市人民医...
  • 3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49篇郑志坚
  • 16篇黄国栋
  • 11篇刘建华
  • 10篇邹浩元
  • 9篇李国强
  • 9篇张汉雄
  • 7篇曾国斌
  • 6篇罗敬
  • 5篇黎荣光
  • 5篇廖政贤
  • 5篇陈爱辉
  • 5篇郑广进
  • 4篇肖叶生
  • 4篇熊俊
  • 4篇何艳梅
  • 3篇刘云
  • 3篇赖和英
  • 3篇叶玲
  • 3篇徐玉云
  • 3篇叶玲

传媒

  • 4篇内科
  • 2篇四川肿瘤防治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河南肿瘤学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陕西肿瘤医学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3例食管癌术后残留放疗分析
2001年
目的 对食管癌术后有残留的 63例进行术后放疗 ,探讨放疗的价值。方法 对术后有残留病例从术后 2 0天~ 3个月行60 Co放疗 ,剂量DT 3 4~ 70Gy之间。结果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61 9% (3 9/63 )、2 0 2 % (10 /5 0 )、10 0 % (4/40 ) ,与单纯放疗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伴有淋巴结转移病例无 5年生存 ;死亡原因主要是转移。结论 病变局限术后残留加放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有淋巴结转移术后放疗不能提高生存率 。
郑志坚黄国栋邹浩元梁映昌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残留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新辅助放化疗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WI,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诊断效率,并分析DWI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预测价值。结果常规MRI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准确率为70.00%,灵敏度为36.36%,特异度为82.76%,阳性预测值为44.44%,阴性预测值为77.42%,Kappa值为0.203;DWI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准确率为88.75%,灵敏度为68.18%,特异度为96.55%,阳性预测值为88.24%,阴性预测值为88.89%,Kappa值为0.696。常规MRI和DWI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843。结论相比于常规MRI,DWI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雅胜郑志坚龙曦杨日辉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Gleason评分、T分期的关系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Gleason评分、T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血清PSA水平检测;对患者进行Gleason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进行分组;采用TNM系统评估患者T分期。分析患者Gleason评分与其血清PS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患者Gleason评分与其临床T分期的相关性;分析患者的临床T分期与血清PS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与其血清PSA水平呈正相关(r=0.239,P=0.006);前列腺癌患者Gleason评分与其T分期呈正相关(r=0.316,P=0.003);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T分期与其血清PSA水平呈正相关(r=0.273,P=0.008)。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Gleason评分、T分期存在正相关关系;患者血清PS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前列腺癌的病理改变,可作为预测前列腺癌侵犯及转移范围的指标,对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或治疗方式的选择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雅胜郑志坚杨日辉
关键词:前列腺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GLEASON评分T分期
消化性溃疡后食管癌的放疗疗效分析
2003年
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后食管癌的放疗疗效。方法 选择 1988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后食管鳞癌患者 15 8例。按常规方法设前垂直野及背斜野常规60 Co外照射DT6 4~ 6 8Gy。结果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45 0 1%、14 6 %、8 0 0 %、5 0 6 %,仍健在 11例 ,均生存 5年以上。统计分析显示 ,对生存有影响的因素有性别、病变长度、消化性溃疡治疗方式。结论 消化性溃疡后食管癌的放疗疗效与一般食管癌相同 ,性别、病变长度、消化性溃疡治疗方式对生存有影响。
郑广进邹浩元黄国栋刘建华肖叶生郑志坚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食管癌放疗疗效分析
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后会阴及下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放疗后会阴及下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间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后行放疗治疗的109例患者,根据放疗6个月后有无发生会阴及下肢淋巴水肿分为水肿组(47例)和无水肿组(62例)。通过妇科癌症淋巴水肿问卷(GCLQ)分析不同分期患者放疗后淋巴结水肿部位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分期、术后卧床时间、放疗方式、化疗、放疗持续时间、每日站立时间和体力活动不足等临床特征,将差异信息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明确引起宫颈癌术后放疗后会阴及下肢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宫颈癌治疗后,淋巴水肿发生率为43.1%,水肿部位最多分布在会阴,占34.0%,最少为双侧下肢、会阴合并双侧下肢,均为8.5%。水肿组年龄≥50岁、淋巴结清扫数目≥20枚、放疗持续时间≥35 d、每日站立时间≥6 h,体力活动不足患者比例高于无水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50岁、淋巴结清扫数目≥20枚、放疗持续时间≥35d、每日站立时间≥6h及体力活动不足是引起宫颈癌术后放疗后会阴及下肢水肿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淋巴结清扫数目、放疗持续时间、每日站立时间和体力活动程度均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治疗后会阴及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刘云郑志坚黄苑芳
关键词:淋巴水肿妇科手术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92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于直肠癌术前实施新辅助放化疗,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点TNM分期变化、术后1月疗效及3年随访结果,并记录新辅助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新辅助治疗后观察组病理降期及术后观察组临床分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观察组RR率为80.43%,显著高于对照组(52.17%)(P<0.05);观察组2例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经对症干预后缓解;观察组复发率为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3年无病生存率为76.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70%(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实现术前病理降期,从而增强手术疗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虽有一定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但患者可基本耐受,且可显著改善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
李国强罗敬郑志坚陈爱辉
关键词: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VMA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容积旋转调强(VMA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晚期宫颈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VMAT联合同期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适形强调放疗(IMRT)联合同期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毒性反应;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无瘤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及总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盆骨髓(PBM)、直肠及小肠外照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MA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与IMRT治疗方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及预后。
李国强罗敬郑志坚陈爱辉
关键词:宫颈癌无瘤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
梅州地区鼻咽癌高癌家系人群监测研究
2002年
目的 研究梅州籍鼻咽癌高癌家系成员中EB病毒与鼻咽癌发病的价值。方法 对 11个鼻咽癌高癌家系患者的一级亲属成员 14 0人行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 ,与同期正常体检人员 373例EB病毒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高癌家系成员VCA/IgA阳性 5 7例 ,阳性率 4 0 .7% ;检出鼻咽癌 2例 (3.5 % ,2 / 5 7)。正常体检人员 ,VCA/IgA阳性 75例 ,阳性率 2 0 .1% ,未发现恶性肿瘤 (P <0 .0 0 1)。 结论 在鼻咽癌高癌家系成员中EB病毒阳性率明显高发 ,高滴度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郑志坚黄国栋何艳梅张惠英赖和英吴国强
关键词:EB病毒鼻咽癌家系高危人群
梅州市客家人食管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探讨梅州市客家人群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5 0例梅州市客家人食管癌患者进行 1∶1配对病例对照调查。结果 客家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有 :常吃梅菜等腌制品、腊味 ,快食 ,常饮白酒 ,家族患食管癌史。新鲜蔬菜水果对食管癌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结论 客家人食管癌发病的发病与饮食因素、生活习惯有关 ,遗传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黄国栋郑志坚柳青刘建华
关键词:客家人食管肿瘤遗传学
经皮动脉灌注溶通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血管灌注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Seldinger技术,对4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超选择动脉血管灌注溶通药物。结果45例患者在治疗后髋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和改善,随访2a,X线平片示20岁以下的青少年患者坏死股骨头骨质均已完全修复,老年患者及IV级以上患者骨质修复差。未发生与操作本身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动脉血管灌注溶通药物治疗青少年及Ⅰ级~Ⅲ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明显,风险小,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技术。
曾国斌郑志坚廖政贤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溶栓药物动脉内灌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