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海燕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喀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支化
  • 2篇物理性质
  • 2篇聚苯
  • 2篇聚苯撑乙烯
  • 2篇共轭
  • 2篇共轭聚合物
  • 2篇光物理
  • 2篇光物理性质
  • 2篇超支化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毒性研究
  • 1篇多糖
  • 1篇摇蚊
  • 1篇英文
  • 1篇硝基
  • 1篇菌株
  • 1篇抗氧化
  • 1篇克隆
  • 1篇黄色

机构

  • 5篇喀什师范学院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大学

作者

  • 5篇陶海燕
  • 3篇赵丽凤
  • 2篇李盛彪
  • 2篇王震江
  • 2篇黄维
  • 2篇夏娜
  • 1篇李如玉
  • 1篇易霞
  • 1篇台培东
  • 1篇李诚予
  • 1篇孙磊
  • 1篇吴水林
  • 1篇王宏里
  • 1篇苏津津
  • 1篇邓鑫

传媒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含硝基的超支化聚苯撑乙烯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性质
2013年
合成并表征了结构新颖的含有硝基的超支化聚苯撑乙烯(PPV)聚合物,聚合物的结构得到1 H-NMR和元素分析结果的确证.通过热重分析(TGA)可知,该类含有少量结晶相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86.6、370.4和397.8℃.聚合物固态时的紫外最大吸收及荧光最大发射相对于液态的紫外最大吸收及荧光最大发射来说,波长有较明显的红移现象,同时具有宽吸收窄发射的特征.这种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器件将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赵丽凤李如玉陶海燕王震江吴水林李诚予李盛彪黄维
关键词:聚苯撑乙烯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硝基
洋甘菊中多糖与黄酮粗提物抗氧化及抑制亚硝化作用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研究洋甘菊中多糖与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亚硝化作用。对洋甘菊多糖、黄酮进行提取,测定这两种成分对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羟自由基(·OH)以及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的清除能力,以及对亚硝化作用的抑制。结果表明,洋甘菊中多糖与黄酮能有效地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随反应浓度增加清除率和阻断率增大。表明洋甘菊中多糖与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并具有抑制亚硝化作用,多糖抑制亚硝化作用强于黄酮。
夏娜陶海燕赵丽凤
关键词:抗氧化
Bacillus halodurans菌株xynM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序列分析(英文)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用2株新分离鉴定的细菌克隆与最近源种(Bacillus halodurans C-125)木聚糖酶基因的同源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已发表的近源种(C-125)的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与其同源的木聚糖酶基因,进而用pQE31载体对该基因进行表达。同时对表达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进行网络模拟分析,对蛋白同源性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克隆的木聚糖酶基因片段分别为1284bp和1236bp,而且该基因也成功表达;该蛋白是(α/α)6折叠构象,与C-125三者同属于一个分支上。结论:通过分析、表达蛋白编码外切-1,4-β-木聚糖酶,属于M家族。这该新分离菌株木聚糖酶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易霞孙磊陶海燕古丽巴哈尔.沙吾提艾尔肯.热合曼
关键词:克隆
含四官能团单元的超支化聚苯撑乙烯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性质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Gilch反应合成了结构新颖、含四官能团单元的超支化PPV聚合物P1~P3.聚合物的结构得到1 H NMR和元素分析结果的确证.通过热重分析(TGA)得知,该类非结晶相的聚合物热分解温度较高,分别为371.7、386.6和391.8℃.所合成的聚合物固态时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相对于液态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波长有明显的红移现象,并且该聚合物具有宽吸收、窄发射的特征,在电致发光器件和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中将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赵丽凤李盛彪陶海燕苏津津王震江王宏里黄维
关键词:聚苯撑乙烯超支化共轭聚合物
Cu^(2+)对伸展摇蚊及黄色羽摇蚊幼虫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Cu2+对伸展摇蚊及黄色羽摇蚊的急性毒性.以死亡率、口器畸形率为观测指标,计算水体中Cu2+对摇蚊的半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 50,LC50).结果表明,Cu2+对三龄伸展摇蚊幼虫的24 h、48 h、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26 mg·L-1、3.81 mg·L-1、1.40 mg·L-1;对三龄黄色羽摇蚊的24 h、48h、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9.11 mg·L-1、8.71 mg·L-1、2.72 mg·L-1.当Cu2+浓度为10 mg·L-1;20 mg·L-1、40mg·L-1、80 mg·L-1、160 mg·L-1时,伸展摇蚊口器畸形率分别为5.00%、8.33%、15.00%、25.00%、33.33%、41.67%;黄色羽摇蚊口器畸形率分别为5.00%、6.77%、12.28%、18.75%、22.64%、25.00%.摇蚊幼虫死亡率及口器畸形率与Cu2+暴露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邓鑫台培东夏娜陶海燕
关键词:CU2+毒性试验LC5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