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

作品数:16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卫生专业人才培养“122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内镜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静脉
  • 2篇化疗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蝶窦
  • 1篇蝶窦炎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息肉
  • 1篇血管
  • 1篇血气胸
  • 1篇咽鼓管
  • 1篇咽鼓管咽口
  • 1篇乙状窦
  • 1篇乙状窦后
  • 1篇乙状窦后径路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13篇陈丽
  • 5篇廖巧聪
  • 4篇黄杰
  • 4篇孙小琴
  • 3篇杜云翔
  • 3篇朱杭军
  • 2篇高莉莉
  • 1篇管京凤
  • 1篇王光辉
  • 1篇刘军
  • 1篇赖春燕
  • 1篇王晶
  • 1篇廖建春
  • 1篇王秋萍
  • 1篇陈敏

传媒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当代护士(下...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大中耳原发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一种临床上较少见肿瘤———巨大中耳原发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对其与鼻腔乳头状瘤之间的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手术加放射治疗1例中耳乳头状瘤病人,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巨大中耳原发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经手术切除后放疗,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中耳原发乳头状瘤除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外,还有诸多其他因素影响其发生、生长,极易复发和恶变为其特点, 临床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对复发者应扩大切除,防止恶变。
朱杭军杜云翔陈丽黄杰
关键词:耳肿瘤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高原地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37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高原地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372例,根据病变程度调整治疗参数,以激光照射瞬间皮损呈浅灰色或轻微紫癜色为适宜能量密度,光斑间可有10%~30%的重叠。结果 372例患者通过1~3次激光治疗后,扩张毛细血管完全消除,有效率为100%。治疗后皮肤无损伤,且有明显的美白淡斑、收缩毛孔及嫩肤的功效。结论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高原地区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安全性高,且疗效确切。
陈丽刘军
关键词: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脉冲染料激光
微晶磨削术联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修复皮肤瘢痕10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微晶磨削术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金因肽)对各类型皮肤浅表性瘢痕的疗效。方法对105例浅表性皮肤瘢痕患者采用美国赛诺秀公司生产的MDY-1A微晶磨面机。借助机内压缩空气的压力,将微晶颗粒高速急骤地喷打在皮肤瘢痕表面,造成瘢痕表皮的蜂窝状损伤.再用微晶磨头在瘢痕表面磨削,术后局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和抗生素软膏等。结果接受2~6次治疗后,患者原瘢痕表面均平滑,外观改善,有效率达94.29%。结论微晶磨削术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是修复皮肤浅表性瘢痕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陈丽
关键词:皮肤瘢痕微晶磨削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健康教育路径对颈静脉置管化疗患者间歇期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颈静脉置管化疗患者间歇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入选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7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间歇期颈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颈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对颈静脉置管化疗患者间歇期管道护理上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孙小琴廖巧聪赖春燕陈丽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间歇期颈静脉
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的临床资料及鼻内镜手术后的随访结果,总结本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经验与体会。结果所有病例中,表现头痛或眼部疼痛者9例(75%),涕中带血3例(25%)。CT扫描均表现为窦腔高密度影,窦内有斑点状或条块状钙化影者10例(83%)。12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术腔黏膜康复良好,无病变复发。结论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临床症状无诊断特异性,CT扫描是诊断本病的主要影像学方法,鼻内镜下经蝶窦前壁自然口的术式应为首选手术方法。
黄杰陈丽高莉莉管京凤
关键词:蝶窦炎鼻内镜手术
水胶体敷料防治氟尿嘧啶持续泵入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持续泵入氟尿嘧啶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从外周静脉使用输液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试验组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后使用水胶体敷料固定,对照组采用普通透明贴固定,比较2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将发生静脉炎的60例患者,再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应用水胶体敷料和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12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有48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85.7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覆盖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有效29例,总有效率96.67%;应用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有效21例,有效率7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及治疗氟尿嘧啶持续泵入引起的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廖巧聪陈丽陈敏
关键词:化疗水胶体敷料氟尿嘧啶输液泵静脉炎
Kartagener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17年
资料 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鼻塞、流涕10余年,加承,伴头痛2年于2015年6月18日入院。患者述自年幼时便感觉体质较同龄人差.易“感冒”,反复咳嗽、咳痰,并伴鼻塞、涕多.每次感冒持续时间较长,曾多次诊断为“支气管炎”而住院治疗,发现为有位心。
陈丽黄杰高莉莉魏家嘉
关键词:KARTAGENER综合征反复咳嗽持续时间住院治疗支气管炎鼻塞
咽鼓管咽口的临床解剖学观测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了解咽鼓管咽口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了解咽鼓管相关疾病 ,并为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 4 0侧成人尸头标本上对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咽口与鼻甲、咽鼓管圆枕之间关系等进行观察 ,测量咽鼓管咽口的高度、其底边长度 ;咽鼓管咽口前缘距下鼻甲后缘距离 ;咽鼓管圆枕前唇距下鼻甲距离 ;咽鼓管圆枕前、后唇的长度 ,宽度。结果 咽鼓管咽口呈开放型者 (三角形、圆形 )占 6 2 .5 % (2 5侧 ) ,呈开放不良型 (裂缝形、脐形 )占 37.5 % (15侧 )。 2 7.5 % (11侧 )的咽鼓管圆枕前唇缺如 ,所有标本均有后唇 ,咽鼓管咽口的高度为 (5 .96± 2 .5 9)mm ,其底边长为 (8.6 5± 2 .90 )mm ,咽鼓管咽口至下鼻甲距离为 (12 .0 3± 2 .32 )mm ,咽鼓管圆枕有前唇者其前唇至下鼻甲距离为 (6 .0 9± 2 .2 1)mm ,咽鼓管圆枕其前唇长、宽分别为 (4.88± 3.36 )mm和 (4.18± 2 .79)mm ,其后唇长、宽分别为 (11.4 6± 4 .2 4 )mm和 (9.2 2± 1.71)mm。结论 咽鼓管咽口的形状可能同非化脓性中耳炎以及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之间有一定关系 ,咽鼓管圆枕后唇发育明显优于前唇 ,前唇缺如者可能更容易受周围病变影响而发生疾病 ,下鼻甲后端肥大很容易压迫咽鼓管咽口而致病。
朱杭军廖建春杜云翔陈丽黄杰
护理程序在创伤性血气胸急救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总结了护理程序在创伤性血气胸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成立急救护理小组,快速评估、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快速效果评价等。认为科学的急救护理程序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还可以为正确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孙小琴廖巧聪陈丽
关键词:护理程序创伤性血气胸急救
复方磺胺嘧啶锌治疗颈部放射性溃疡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复方磺胺嘧啶锌治疗颈部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放射性溃疡患者,包括Ⅰ度、Ⅱ度、Ⅲ度、Ⅳ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创面清洁后应用复方磺胺嘧啶锌覆盖创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覆盖创面。观察溃疡面愈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Ⅰ度、Ⅱ度、Ⅲ度、Ⅳ度皮肤损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未出现疼痛、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磺胺嘧啶锌用于放射性溃疡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丽孙小琴廖巧聪
关键词:放射性溃疡颈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