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欣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抑郁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抑郁症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辨病
  • 2篇辨证
  • 1篇心身
  • 1篇心身健康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所
  • 1篇药物所致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 1篇诊疗
  • 1篇诊疗模式
  • 1篇治疗抑郁症
  • 1篇中介

机构

  • 8篇石家庄市第八...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中医...

作者

  • 8篇刘丽欣
  • 4篇郑鸿伟
  • 3篇刘海凤
  • 3篇张炜
  • 2篇周自贵
  • 2篇任利民
  • 2篇李军涛
  • 2篇王灵君
  • 2篇王彦辉
  • 2篇赵刘乐
  • 2篇彭倩
  • 1篇范彦蓉
  • 1篇高丽梅
  • 1篇董淑清
  • 1篇张庆彬
  • 1篇高亚杰
  • 1篇赵静
  • 1篇李娜

传媒

  • 2篇世界睡眠医学...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系统式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情况及对其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到2014年10月就诊于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依据患者家庭成员的意愿,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系统式家庭治疗)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80例,跟踪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家庭成员(配偶、子女)治疗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结果 6个月及12个月治疗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2.50%、15.00%,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47.50%、57.50%(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家庭功能在6个月及12个月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式家庭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且能够有效避免其家庭成员紧张焦虑情况发生,有利于保障其家庭功能的正常。
张炜刘丽欣王灵君彭倩郑鸿伟李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
防风通圣丸综合干预方式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观察防风通圣丸综合干预方式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抗精神病药物致体质量增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防风通圣丸综合干预方式治疗,对照组不予其他治疗,仅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22%,对照组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BPR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风通圣丸综合干预方式可有效降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刘海凤谷丛欣乔德峰刘丽欣
关键词:防风通圣丸综合干预抗精神病药物体质量增加
社交焦虑、病耻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念、认知中链式中介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社交焦虑、病耻感在精神分裂症(SP)患者正念、认知中链式中介路径。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SP 87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交往焦虑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韦氏成人智力测试对其展开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交焦虑、病耻感、正念、认知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层次、体质量指数、疾病分型SP患者智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P患者病耻感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正念与社交焦虑、病耻感呈负相关,认知与社交焦虑、病耻感呈负相关,认知与正念呈正相关(P<0.01)。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χ^(2)/df=4.935,RMSEA=0.051,TLI=0.963,CFI=0.977,NFI=0.952;Bootstrap程序检验显示,正念对认知有直接效应,也可通过社交焦虑、病耻感的平行中介效应或社交焦虑→病耻感链式中介效应间接起正向效应。结论临床在SP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治疗中,应重视正念干预在不同作用路径之间的效应,并以路径为依据,采取合适方式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彭倩刘丽欣王龙斌任利民孙岩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耻感社交焦虑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下针刺治疗抑郁症160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中医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下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下另给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评分、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下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
乔德峰范彦荣赵刘乐周自贵郑鸿伟张庆彬张炜刘海凤刘丽欣王彦辉谷丛欣赵静
关键词:抑郁症针刺
系统式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子女心身健康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子女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接受治疗并且病程1年以上,子女年龄12~16岁之间的1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增加系统式家庭治疗,所有患者及其子女均在治疗1年后进行随访。对患者在入院后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且病情稳定1个月和治疗1年后分别利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41项)、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以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对精神状态和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同阶段对其子女利用家庭功能评定(FAD)(6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测健康评定级表(SRHMS)进行心理和生理功能的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ANSS、SDSS和BPRS量表,子女FAD、SCL90、SRHMS的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患者组间t=1.379、0.210和0.791,P=0.084、0.417和0.215;子女组间t=0.401、0.310和0.531,P=0.344、0.378和0.298);接受治疗1年后对所有患者及其子女进行随访,两组患者以及子女的上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t=22.728、4.941和6.895,P均<0.001;子女组间t=8.957、10.969和6.492,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式家庭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子女的心身健康,为患者的家庭和睦和社会安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值得应用和推广。
张炜刘丽欣王灵君董淑清郑鸿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唑吡坦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失眠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唑吡坦联合帕罗西汀对抑郁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收治的的抑郁失眠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帕罗西汀联合唑吡坦治疗。干预2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2组患者的PSQI与HAMD-17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与HAMD-1评分都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PSQI与HAMD-1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唑吡坦不仅能明显改善抑郁失眠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失眠状况,还不会增加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其治疗效果显著。
李军涛刘金王晓明王艳任利民刘丽欣
关键词:唑吡坦帕罗西汀
曲唑酮对抑郁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收治的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硝西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曲唑酮急性治疗,然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在治疗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降低的更加明显。干预后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曲唑酮不仅能改善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安全可靠,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王晓明李军涛王艳高丽梅墨亚芳刘丽欣
关键词:曲唑酮临床疗效氯硝西泮
中医辨体辨病辨证模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抑郁症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中医辨体辨病辨证模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辨体质辨证治疗,对照组6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4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评分(1.28±0.92)分,对照组不良反应评分(2.60±1.48)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体辨病辨证模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并可减少西药不良反应。
乔德峰范彦蓉赵刘乐周自贵郑鸿伟刘海凤刘丽欣王彦辉谷丛欣高亚杰
关键词:抑郁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