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均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原发性
  • 1篇晚期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细胞淋巴瘤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疗效
  • 1篇米托蒽醌
  • 1篇金属蛋白
  • 1篇金属蛋白酶
  • 1篇近期疗效
  • 1篇局部晚期
  • 1篇局部晚期非小...

机构

  • 3篇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李海丽
  • 3篇刘金慧
  • 3篇王均
  • 2篇肖建波
  • 1篇王轶楠
  • 1篇赵郁
  • 1篇岳海淑
  • 1篇王建春

传媒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放化同期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和血浆MMP2水平变化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放化同期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变化。方法:64例经病理确诊的ⅡB至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分为成放化同期治疗组和放化序贯治疗组,两组均放疗42-49天,化疗约4个疗程,于治疗前1天、放疗第30天和疗程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MMP2表达水平并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和68.8%,放化同期治疗组明显优于放化序贯治疗组(χ2=4.7300,P<0.05)。治疗前,两组MMP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369,P>0.05)。治疗30天到治疗结束,放化同期组MMP2水平逐渐下降,序贯组MMP2水平在治疗30天时升高,疗程结束后下降,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化同期组治疗30天的MMP2水平明显低于序贯组(t=4.024,P<0.01),疗程结束后,两组MMP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469,P>0.05)。结论:放化同期治疗能够早期有效降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MMP2水平,提高近期疗效。
李海丽王轶楠赵郁岳海淑王均刘金慧王建春
关键词: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
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探讨
2016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患者10例,对10例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症状、肿瘤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内镜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在所研究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病变的部位主要是空肠及回肠部位,并且能够通过结肠累及.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部分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会并发肠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通过肠内镜观察发现,有2例患者出现了溃疡病灶.结论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不伴有乳糜泻特点,而其病症主要是以非特异性的表现症为主,常常会被误诊成肠炎等病症,采用内镜进行检查能够明确肿瘤类型及症状.
刘金慧李海丽肖建波王均
关键词: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
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与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2016年
目的:探讨分别选择氟达拉滨+米托蒽醌(FND)以及CHOP方案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8例以及对照组7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恶性淋巴瘤化疗方案;观察组:FND化疗方案;对照组:CHOP化疗方案;通过对比化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安全性以突出FND化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化疗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恶性淋巴瘤患者之间的差异极为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表现方面,观察组恶性淋巴瘤患者主要出现了骨髓抑制的情况,对照组患者主要出现了消化道不适的情况,在治疗安全性方面,同对照组恶性淋巴瘤患者比较,观察组安全性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选择FND化疗方案实施疾病治疗,患者的耐受性较高,临床除获得显著的化疗效果之外,还表现出较高的化疗安全性,凸显FND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价值.
刘金慧李海丽肖建波王均
关键词:氟达拉滨米托蒽醌CHOP方案恶性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