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秀
-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基于OBE理念的中医学专业中医诊断实训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 2024年
- 目的:基于OBE理念,探索中医学专业开展中医诊断实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方法:分析中医学专业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多元评价缺乏、未融合思政教育等问题进行改革,采用案例式教学与模拟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结果:中医学专业中医诊断实训课的教学效果明显提升。结论:采用案例式教学与模拟训练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中医学专业中医诊断实训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高质量中医学专业人才。
- 赵建根周雪梅李玲秀吴凡郑玉娇汪莉王心恒詹杰
- 关键词:中医学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
- 基于《黄帝内经》探讨从肝主疏泄论治女性围绝经期潮热盗汗
- 2024年
- 潮热盗汗是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典型临床症状,严重干扰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生活。女性在进入围绝经期后,出现潮热盗汗、情志不舒、月经不调、头晕目眩、眼目干涩等多种症状,而其中潮热盗汗因其多发于夜间,使人难以入眠,对女性造成严重困扰,故该文针对潮热盗汗进行分析探讨。目前西医对于其治疗多采用激素疗法,表现出明显的不良反应,且疗效有限。而从中医角度进行辨证论治,可减少产生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现中医临床多认为女性围绝经期潮热盗汗的发生与阴虚津亏密切相关,却易忽视肝失疏泄也是女性围绝经期发病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黄帝内经》及其他经典著作从生理、病理方面分析“肝主疏泄”理论,进一步探讨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特点及潮热盗汗产生的病因病机,发现女性围绝经期产生潮热盗汗的重要原因在于肝失疏泄所导致的肝气郁结,气血瘀积化热,引起血热妄行、迫津外泄,以及肝失疏泄所引起的津液输布失常。故以此为依据,从恢复肝之疏泄功能进行论治,以疏肝理气为主要方法,柔肝滋阴、补肝养肾等为辅助手段,致力于为临床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潮热盗汗提供学习和借鉴。
- 王兴杰吴欣宇董宇昂于孙婉琪李玲秀
- 关键词:肝主疏泄女性围绝经期肝失疏泄
- 扶阳益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扶阳益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气虚血瘀型HFpEF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扶阳益心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运动耐量试验、超声心动图指标[舒张早期/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A)、左房容积指数(LAVI)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76.47%(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见恶化者,观察组心功能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70.5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和次症积分及Lee氏心衰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36.47±41.95)m及(285.73±38.72)m,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AVI和LVMI均降低,E/A均升高,且观察组各心功能指标升高或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阳益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HFpEF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盛晟李玲秀程丹孔令洋李凤杜朝阳程晓昱
- 关键词: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
- 基于BOPPPS线上线下混合式案例教学模式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探索被引量:2
- 2024年
- 在分析中医院校中医诊断学课程定位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后,作者基于BOPPPS教学模型,创新性地将线上线下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融合,采取课前线上线下教学、课中线下教学、课后线上师生交流和线下学生深入实践探寻问题相结合的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进行探索。经初步实践证实,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学能力,提高其四诊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临床思辨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案例教学模式为改善当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值得研究及推广。
- 吴凡李泽庚董昌武周雪梅赵建根汪莉李玲秀吴传云徐慧
-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案例教学
- 中医诊断学线上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21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手段的不断进步,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程组积极探索创新线上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利用人工智能、自适应引擎、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汪莉周雪梅李玲秀吴凡黄稳彭成东董昌武
-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线上教学自适应学习实训
- 谈如何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被引量:2
- 2015年
- 中医"治未病"是中国古代医家针对疾病提出的预防学术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三个方面。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信息时代,其心理健康对其适应社会、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关系重大。"治未病"思想对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前预防和尽早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 刘晓艳李玲秀
- 关键词:治未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基于张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19例处方的数据挖掘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全国名中医张杰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用药规律,探究其处方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搜集、整理张杰教授治疗CAG病案的有效处方1019首,利用Office 2016构建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对处方用药进行频数、功效分类、关联规则、系统聚类、药物因子等统计分析,通过BATMAN-TCM对处方核心配伍药对党参-蒲公英的成分潜在靶点进行疾病富集以及KEGG生物学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1019首CAG处方共使用中药206味,其中包含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等19大类,用药频数高达19232次,频数>94次的有50味;关联规则中有药物二项关联组合30项,三项关联组合26项,从关联网络图可得党参-蒲公英-黄芪-莪术之间关系紧密;药物系统聚类分为两大类,共得到18组药物组合;药物因子分析提取出13个公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党参-蒲公英药对潜在靶点关联的TTD疾病252种,KEGG通路146条,与CAG相关的信号通路9条。结论 CAG以脾胃虚弱为根本内因,瘀毒为标,张杰主任医师用药以补虚扶正为先,解毒化瘀为要,注重气血,寒温并用,以补益脾胃、解毒化瘀主治,自创萎胃散等良方,结合经方,临证加减,而核心药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能与9条通路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 赵建根李家劼刘金星郭锦晨吴凡张杰李玲秀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数据挖掘用药特色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
- 《竹亭医案》血证证治浅析
- 2022年
- 目的:对《竹亭医案》中的血证证治进行分析。方法:对《竹亭医案》中血证的病因病机作相关总结,并将鼻衄、齿衄、吐血、崩漏的相关医案进行证治分析,结合《黄帝内经》《景岳全书》《血证论》等相关著作进行阐述,综合分析其血证证治思想。结果:孙氏认为上部出血责阳络受损,下部出血责阴络受损,认为血证之因,非一脏使然,而与五脏相关,但治之有所侧重,同时重视阳明郁热、蓄血等病机变化。孙氏治疗鼻衄,从肺出发,以平为期;治疗吐血,慎投滋阴;治疗齿衄,以清降、养阴、泻下为基本治疗大法;治疗血崩,以固气为先,兼以导血,佐以升清。结论:孙氏治疗血证,重视气血关系,特色突出,丰富了中医血证辨治体系,为后世治疗血证做出了重要贡献。
- 刘政新费辰宇陈曾安徐舒情李玲秀
- 关键词:血证证治
- TCM-Mini-CEX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教学目的一直以来都是对中医学本科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但也是中医诊断学科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TCM-Mini-CEX教学法是一种集教学与考核为一体的模式,以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显著特色。将TCM-Mini-CEX教学法应用到中医诊断学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实践教学中,通过小样本的观察发现,中医诊断学TCM-Mini-CEX教学法对于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均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 赵建根周雪梅李玲秀
-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
-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otch/Hes1通路与血管内皮CD34、CD144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otch/Hes1通路与血管内皮CD34、CD144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左肾切除术+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贝拉普利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8周。观察24 h尿白蛋白、HE染色肾组织病理、免疫组化肾组织Hes1、Western blot法检测CD34、CD14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4 h尿白蛋白、Hes1、CD34、CD144的含量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能降低24 h尿蛋白(P<0.05),中药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肾组织Hes1、CD34含量(P<0.05),中药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肾组织CD144含量(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均能降低CD34(P<0.05),中药低剂量组降低CD144(P<0.05)。病理观察模型组大鼠出现肾小球硬化、萎缩,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出现增厚增宽并可见结节样增生等改变;中药高、中剂量组对上述病理改变有积极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可以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Hes1和CD34、CD144,发挥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延缓DN的发展。
- 周雪梅徐从书王凯储全根董昌武吴传云赵建根李玲秀汪莉
- 关键词:CD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