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艳芳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遗址
  • 2篇同位素
  • 2篇同位素分析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稳定同位素分...
  • 1篇社会性质
  • 1篇食物
  • 1篇食物结构
  • 1篇史前
  • 1篇史前时期
  • 1篇气候演变
  • 1篇人骨
  • 1篇先民
  • 1篇古气候
  • 1篇古气候演变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郭怡
  • 2篇夏阳
  • 2篇董艳芳

传媒

  • 1篇华夏考古
  • 1篇考古与文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史前时期社会性质初探——以北刘遗址先民食物结构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被引量:6
2017年
对新石器时代北刘遗址早晚两期出土的人骨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揭示先民的食谱特征,尝试探讨不同性别之间食谱的差异,为进一步讨论关中地区史前社会性质及其演变提供新的证据。分析结果表明,北刘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以C4类食物为主,反映了当时先民以粟、黍种植业为主的原始农业经济模式。北刘遗址早期(老官台文化)先民在食物结构上男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但在同属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时期的姜寨遗址,男女食物结构已发生明显分化,而包含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两个阶段的清凉寺遗址先民的食谱差异表现较姜寨更加明显。这种男女食物结构差异的历时性变化可能是由当时食物分配方式的改变导致,暗示了关中及临近地区从前仰韶至仰韶、龙山文化期社会制度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演进过程。
郭怡俞博雅夏阳董艳芳范怡露闻方园高强Mike Richards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食物结构
北刘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关申地区北刘遗址(8000~5500BP)出土的人骨C和N稳定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揭示了当地先民的以粟类食物为主的食物结构;对该遗址早晚两期先民稳定同位素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粟作农业在北刘晚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对比北刘遗址不同时期以及姜寨(6900~6000BP)、史家(6300~6000BP)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探索关中地区史前先民生活方式和食物结构的演变历程:从老关台文化期到仰韶文化期,粟类食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比例上升,粟作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在仰韶文化期内,粟作农业存在先繁荣后衰退的现象。这种变化可能与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古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
郭怡夏阳董艳芳俞博雅范怡露闻方园高强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古气候演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