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飞兰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鼠模型
  • 2篇小鼠
  • 2篇小鼠模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生化指标
  • 1篇血液生化指标...
  • 1篇血液细胞
  • 1篇血液学
  • 1篇血液学指标
  • 1篇眼底
  • 1篇射出
  • 1篇实验性自身免...
  • 1篇实验性自身免...
  • 1篇葡萄膜
  • 1篇葡萄膜炎
  • 1篇缺硒
  • 1篇缺硒病
  • 1篇子系统
  • 1篇自身免疫性葡...
  • 1篇硒缺乏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动物园

作者

  • 4篇陈飞兰
  • 2篇潘永全
  • 2篇徐磊
  • 1篇周俊
  • 1篇吴登虎
  • 1篇张文露
  • 1篇赖国旗
  • 1篇何明忠
  • 1篇毕小云
  • 1篇黄爱龙
  • 1篇殷文伟
  • 1篇蔡雪飞
  • 1篇赵婷婷
  • 1篇王晓佳
  • 1篇高杰
  • 1篇李小松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斑马缺硒病的血液细胞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被引量:3
2016年
以某动物园中经临床观察、病理学检查、血液细胞和血液生化分析方面诊断为缺硒的4只斑马为研究对象,3只健康斑马作为对照,分析缺硒斑马血液细胞和血液生化检测值的变化,探讨斑马缺硒病的诊断方法。结果表明:缺硒病斑马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量下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上升而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血液生化指标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肌酸激酶活性升高,尿酸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下降。这一结果在斑马缺硒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徐磊吴登虎陈飞兰张邓华周俊王晓佳潘永全毕小云
关键词:斑马硒缺乏血液学指标
一种小动物眼底成像系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底相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小动物眼底成像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光源子系统和成像子系统,所述成像子系统包括电子耳镜,所述电子耳镜通过光缆与光源子系统连接,所述光源子系统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光缆从所述电子耳镜射出,以...
陈飞兰徐菲胡开娇刘健萍皇辉
复发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模型的诱导及其特点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诱导复发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oretinitis,EAU)小鼠模型,评价其发生过程及特点。方法完全弗氏佐剂(CFA)乳化的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161-180肽段免疫B10.RⅢ小鼠作为诱导组(35只),用CFA-PBS免疫小鼠作为对照组(6只)。小鼠免疫后7、14、21、28、35 d裂隙灯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及评价眼部炎症发生、眼部表现和病理学变化;待炎症完全消失时,再次免疫小鼠,评价小鼠眼部炎症复发。结果诱导组首次免疫后7 d出现初发炎症,14 d炎症达高峰,随后炎症消退,至35 d完全消失。第35天进行再次免疫,36 d出现复发炎症,42 d达炎症高峰,随后炎症消退,但至观察期第96天部分鼠(1/5)仍维持炎症。眼部表现为睫状充血、前房渗出、瞳孔受损。病理学表现为视网膜和脉络膜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炎、肉芽肿性炎,光感受器细胞层破坏,视网膜下渗出。对照组未见明显炎症。结论建立的EAU呈现慢性复发性病程,其眼部表现和病理学特征与人类葡萄膜炎相似,可作为葡萄膜炎研究的新型动物模型。
徐磊潘永全何明忠高杰陈飞兰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表型病理学复发
体内转导HBVcccDNA法建立HBV慢性感染的小鼠模型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通过体内转导乙型肝炎病毒(HBV)cccDNA,建立持续表达HBV抗原的小鼠乙型肝炎模型。方法取10只裸小鼠,将HBVcccDNA以3μg/只、2μg/只、1ug/只分别注射实验组,同时以2ml等渗盐水注射空白组,分别于第1、3天,第1、2、3、4、5、6、8、10周进行尾静脉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浓度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拷贝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HBV抗原特异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使用SPSS17.0对数据间相关性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小鼠在注射cccDNA后,从第1天开始于血液中检测到HBsAg和HBeAg的表达,两者均于第1周内迅速升高达到最高值,并持续至第10周;其中HBsAg的表达水平经历了两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第4周为较低水平,第8周为较高水平),而HBeAg的表达水平经历了三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第2周、第4周为较低水平,第3周、第6周为较高水平);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10周后肝组织中HBVDNA的拷贝数随着高、中、低剂量组而递减,每克肝组织中HBVDNA拷贝数[(1.14E+07)±(6.51E+06)、(9.81E+06)±(9.32E+06)、(3.72E+06)±(2.35E+06)]与注射的cccDNA浓度(1.5、1.0、0.5μg/m1)呈正相关(皮尔森相关系数,=0.979)。10周后血清中HBVDNA的拷贝数为中剂量组最高,其次为高剂量组,同时,各组血清中的HBVDNA拷贝数较肝组织中的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裸小鼠肝组织中存在HBsAg和HBcAg的表达,HE染色结果显示肝组织脂肪样或空泡样变性严重,肝小叶组织结构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利用HBVcccDNA质粒体内转导裸小鼠,成功建立了HBV在肝组织稳定复制并持续表达HBV抗原的裸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BVcccDNA慢性持续感染
赵婷婷李小松殷文伟蔡雪飞张文露陈飞兰赖国旗黄爱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