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雷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利用甘蓝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蓝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的方法,解决了现有选育方法均需要经过胚挽救等技术,导致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利用甘蓝型油菜A<Sup>n</Sup>A<Sup>n</Sup>C<Sup>n</Sup>...
- 梅家琴汪雷钱伟李勤菲
- 文献传递
- 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异源六倍体的创建及利用
- 油菜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中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又由于产量高、耐病害等优良特性,种植广泛。甘蓝型油菜是甘蓝(B. oleracea)与白菜(B. rapa)杂交后染色体的自然加倍而...
- 汪雷
- 关键词:油料作物甘蓝型油菜良种培育多倍体育种
- 甘蓝型油菜与A^nA^nC^nC^nC^oC^o六倍体的可交配性及杂交种菌核病抗性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利用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的六倍体杂交种为桥梁与甘蓝型油菜回交,从回交种的自交后代中选育理想的甘蓝型油菜个体,是将甘蓝遗传成分转入甘蓝型油菜的一种新策略。调查多份甘蓝型油菜与六倍体的可交配性及杂交种后代的育性,并以油菜菌核病抗性为例,以验证该策略在甘蓝型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潜力。【方法】用菌核病抗性较强的野生甘蓝与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采用胚挽救及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建A^nA^nC^nC^nC^oC^o六倍体。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结实率,分析六倍体与甘蓝型油菜的可交配性。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种F_1的自交、自由授粉结实率和菌核病抗性水平,反映杂交种F_1代的结实能力以及目标性状的改良情况。【结果】经鉴定,六倍体含有20条A基因组染色体和36条C基因组染色体,即染色体组成为A^nA^nC^nC^nC^oC^o。该六倍体同时具有甘蓝亲本和甘蓝型油菜亲本中双9号的遗传物质,其自交结实率和自由授粉结实率分别为5.6和8.6粒/角。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杂交的结角率在69.1%—92.9%,每角粒数介于4.7-10.5,不同基因型的甘蓝型油菜与六倍体杂交结果率和每角粒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所调查的9份杂交种F_1的花粉育性达到正常水平,但自交结实率和自由授粉结实率分别为11.4-20.7粒和19.9-26.1粒,基因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01),自交结实率和自由授粉结实率之间相关性显著(r=0.67*,P<0.05)。综合2013和2014年的茎秆菌核病抗性鉴定数据,六倍体相对于中双9号的相对感病度为0.47,9份甘蓝型油菜的相对感病度在0.94—1.26,亲本基因型之间抗性水平差异显著(P<0.0001)。9份杂交种F_1的相对感病度为0.56—1.10,均介于对应的双亲之间,且与甘蓝型油菜亲本的抗性水平显著相关(r=0.78*,P<0.05)。其中5份杂交种F_1的相
- 刘瑶丁一娟汪雷万华方梅家琴钱伟
- 关键词:甘蓝甘蓝型油菜可交配性
- 利用异源六倍体(A^rA^rA^nA^nC^nC^n)与甘蓝种间杂交合成甘蓝型油菜的新方法被引量:1
- 2019年
- 利用亲本种的遗传变异是改良油菜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提出一种利用甘蓝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的新方法。以甘蓝型油菜(AnAnCnCn)品种中双11号为母本,与白菜型油菜(ArAr)品系SWU07杂交,经染色体加倍获得异源六倍体(ArArAnAnCnCn),再与甘蓝(CoCo)杂交,创建出具有亲本种遗传成分的新型甘蓝型油菜(ArAnCnCo)。该六倍体连续3个世代核型稳定,各世代中的自交和自由授粉结实率无显著差异,花粉育性在94.6%~98.8%之间,3个世代自交平均结实率为每角果5.47粒,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每角果7.93粒;各世代六倍体(ArArAnAnCnCn)与不同类型甘蓝杂交平均结实率分别为每角果0.05、0.04、0.05粒,世代间无显著差异,且六倍体与栽培、野生甘蓝杂交结实性无显著差异,可交配性不受六倍体世代及甘蓝类型的影响。尽管该六倍体与甘蓝可交配性较低,但仍可在田间条件下成功杂交,获得新型甘蓝型油菜(ArAnCnCo),表明以ArArAnAnCnCn六倍体为桥梁与甘蓝杂交,是一种有效导入甘蓝遗传成分、创建新型甘蓝型油菜的新方法。
- 岳芳汪雷陈燕桂忻晓霞李勤菲梅家琴熊志勇钱伟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甘蓝可交配性
- 一种利用甘蓝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蓝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的方法,解决了现有选育方法均需要经过胚挽救等技术,导致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利用甘蓝型油菜A<Sup>n</Sup>A<Sup>n</Sup>C<Sup>n</Sup>...
- 梅家琴汪雷钱伟李勤菲
- 文献传递
- 油菜菌核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15年
- 菌核病是危害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结合已有文献与本研究室的研究结果,文章就核盘菌的致病过程和致病机理、油菜菌核病抗病资源筛选、抗病育种现状、抗性遗传规律、抗病QTL定位及抗性基因发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汪雷刘瑶丁一娟王雨万华方梅家琴钱伟
-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致病机理分子机制抗病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