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浩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腔镜手术
  • 2篇腔镜手术治疗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腹腔镜手术
  • 2篇腹腔镜手术治...
  • 2篇CD151
  • 2篇肠癌
  • 2篇Β-CATE...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胆总管

机构

  • 5篇衡水市第四人...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浩
  • 2篇赵岭岭
  • 2篇张振亚
  • 2篇刘学刚
  • 2篇吴春平
  • 2篇李景光
  • 1篇宋晓一
  • 1篇周宁
  • 1篇宋国增
  • 1篇王志广

传媒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疗效,并对比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分析。选取从2017年开始至截至2022年止时段内接纳数以百计胆石症及胆管石症患者,依据病患的健康状况和手术选择意愿,对他们划分为常规开腹手术组与微创腹腔镜手术团队,各个组别分别有50位病例单元,经历过疗法患者实行常规开口胆囊切除手术共同胆管诊疗及碎石过程干预,采纳腹腔镜手术的病患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合并经历过胆管诊疗及碎石过程过程。数据表明,腔镜组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长、手术失血量、通气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长等手术指标均明显较佳开放性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后六小时和二十四小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P<0.05),不良反应出现率也显著性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调研数据处理显示,经过内镜胆囊中的结石和胆总管中的结石切除手术胆囊及胆总管结石具备微创特性、保障性强、痛苦感较轻、恢复周期短诸多长处,属于安全的医治方式,适宜应用于临床操作。
张浩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胃穿孔患者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观察
2024年
探究对于急性胃穿孔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改善其胃动力的作用疗效。方法 研究样本: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研究时间:2021.9—2023.5;分组方法:随机数分组法;分组原则:每组以48例患者为满编,对于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形式的开腹手术,对于试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最终对患者手术指标、胃肠动力、并发症、整体效果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预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进食、肛门排气所用时间比较,试验组占据优势(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方面,试验组相对更少(P<0.05);试验组胃肠动力指标中术后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胃电主功率及胃电幅均高于参照组(P<0.05);整体手术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性胃穿孔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下能有效调节胃肠动力,整体疗效有显著提升,同时能缩短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
张浩
关键词:腹腔镜胃穿孔胃肠动力
无气腹条件下钩型针缝合腹腔镜切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钩型针在无需气腹条件下缝合套管穿刺器(Trocar)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81例,其中186例采用钩型针缝合套管穿刺器切口(钩型针缝合组);195例采用常规方法缝合套管穿刺器切口(常规方法缝合组),观测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观察戳孔疝的发生率。应用SPSS 19.0程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术后3个月、6个月、1-3年发生戳孔疝的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访3年,钩型针缝合组发生戳孔疝1例,发生率为0.54%,常规方法缝合组发生戳孔疝9例,发生率为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01,P〈0.05)。结论在无气腹条件下钩型针缝合套管穿刺器切口与普通缝合方法相比,术后戳孔疝的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宋国增张浩周宁王志广宋晓一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白细胞分化抗原151促进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的增殖及侵袭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分化抗原151(CD151)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细胞(HT29细胞)及CD151稳定敲低组细胞(CD151-HT29细胞)。RT-qPCR检测细胞中CD151的mRNA表达;蛋白印迹检测细胞中CD151、LRG-1、LGR-5以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MTS实验、集落形成以及Transwell小室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结果CD151-HT29细胞中CD151的表达较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P<0.05);CD151-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集落形成能力以及侵袭能力较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P<0.05);CD151-HT29细胞组的LRG-1、LGR-5以及β-caten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结论CD151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及侵袭。
刘学刚刘艳彩吴春平李景光赵岭岭张浩张振亚
关键词:CD151结直肠癌Β-CATENIN
CD151对结直肠癌β-catenin蛋白及血管新生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CD151对结直肠癌(CRC)血管增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T-29和CD151--HT29细胞中CD151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观察HT-29和CD151--HT29两组裸鼠皮下成瘤情况和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差异。结果CD151--HT29组细胞中CD151和β-cateni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151--HT29组裸鼠皮下瘤重量和微血管密度(MV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D151可通过上调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来促进CRC血管增生。
刘学刚刘艳彩吴春平李景光赵岭岭张浩彭晓兵张振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CD151Β-CATENI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