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洁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染
  • 1篇遗传毒性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原水
  • 1篇溶解性有机碳
  • 1篇生物活性炭
  • 1篇生物活性炭工...
  • 1篇生物接触
  • 1篇生物接触氧化
  • 1篇生物膜
  • 1篇前体物
  • 1篇彗星试验
  • 1篇微核
  • 1篇微核试验
  • 1篇微污染
  • 1篇微污染原水

机构

  • 3篇东南大学

作者

  • 3篇朱光灿
  • 3篇王洁
  • 1篇余冉
  • 1篇王卫
  • 1篇刘冉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净水技术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强化生物接触氧化的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含藻原水,采用超声强化生物膜活性有利于去除污染物特性,考察了超声强化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及其对后续混凝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对生物膜的工作参数选定为:功率8 W,频率20 k Hz,时间15 min,周期12 h。经超声强化后的生物接触氧化技术与未经超声处理去除率有小幅度的提高,其处理后有助于后续混凝工艺。
王洁朱光灿王卫袁君
关键词:超声生物膜生物接触氧化有机污染物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特性被引量:5
2017年
某水厂采用臭氧一生物活性炭(ozone-activated carbon,O_3-BAC)深度处理工艺对淮河微污染原水进行处理,其中溶解性有机物是含碳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体物。研究在某一工况条件,工艺对污染物以及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O_3-BAC对浊度、COD_(Mn)、DOC、UV_(254)、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9.8%、82.8%、44.0%、95.4%、97.1%;O_3-BAC对总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以及三氯甲烷生成势(TCMFP)、一溴二氯甲烷生成势(BDCMFP)、一氯二溴甲烷生成势(CDBMFP)、三溴甲烷生成势(TBMFP)的去除率分别是48.7%、65.5%、38.1%、18%、-100.9%;对总卤乙酸生成势(HAAFP)以及一氯乙酸生成势(MCAAFP)、一溴乙酸生成势(MBAAFP)、二氯乙酸生成势(DCAAFP)、三氯乙酸生成势(TCAAFP)、二溴乙酸生成势(DBAAFP)的去除率分别是69.7%、-77.4%、11.4%、76.7%、83.3%、-108.1%。采用预处理、常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保障出厂水水质安全。
王洁朱光灿余冉杨忠莲
关键词:臭氧-生物活性炭微污染原水消毒副产物溶解性有机碳
饮用水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建立和应用
2018年
建立了一组多效应终点、多层次的饮用水遗传毒性测试体系,并用于盐城某水厂饮用水处理工艺的评价.采用Ames试验菌株TA98和TA100检测水样浓集物致突变效应,分别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检测染色体结构损伤和DNA链断裂程度.Ames试验结果显示,水样浓集物在0.5~2.0 L/皿的浓度范围内未出现致突变性.微核试验中原水、砂滤水和出厂水均表现出较强的致染色体畸变作用,0.125 L的剂量即可引起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的升高,经过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后各剂量均与对照无差异.彗星试验结果显示,各水样均在不同剂量下对淋巴细胞DNA造成损伤,原水、出厂水、砂滤水、生物活性炭(BAC)水的作用剂量分别为0.25,0.25,0.50和1.00 L,损伤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原水、出厂水、砂滤水、BAC水.
唐光媛王洁尹洁晨严庆龚煜范焦志刚曹猛黄书奇朱光灿刘冉
关键词:AMES试验微核试验彗星试验饮用水遗传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