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Brushlet域HMT模型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 Brushlet变换是Meyer和Coifman于1997年提出。作为一种多尺度几何分析工具,它对图像中的方向信息非常敏感。Brushlet变换已在图像压缩和图像分类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变换域统计图像建模理论基础扎实,以建...
- 杨凯
- 关键词:BRUSHLET变换图像分割HMT模型
- 文献传递
- 混合无线网状网路由协议
- 混合无线mesh网络协议(HWMP,hybrid wireless mesh protoc01)是IEEE 802.11s默认的路由协议,它提供了2种路由模式:按需路由和前摄路由。基于HWMP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这2种路由模...
- 杨凯马建峰
- 关键词:无线网状网路由协议
- 文献传递
- 通用可组合公平安全多方计算协议被引量:11
- 2014年
- 在通用可组合框架下研究安全多方计算的公平性问题。在UC框架下,提出公平安全多方计算的安全模型。在模型中形式化定义了公平安全多方加法计算理想函数FSMPAF和公平安全多方乘法计算理想函数FSMPMF。然后,基于双线性对技术和承诺方案理想函数COMF,在COMF-混合模型下分别设计公平加法协议FSMPAπ和公平乘法协议FSMPMπ安全实现理想函数FSMPAF和FSMPMF。最后,性能分析表明所提协议的有效性,能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 田有亮彭长根马建峰林辉杨凯
- 关键词:安全多方计算双线性对
- 一种新的无线网状网可信路由被引量:1
- 2011年
- 由于现有信任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无线网状网,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观逻辑的信誉模型.该模型不但能监测和隔离WMN中的恶意节点,而且能区分恶意丢包和由于链路质量造成的丢包.将该模型应用到无线电度量的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M-AODV)中,得到了一个可信的路由协议T-AODV.仿真结果表明,所给出的机制能有效抵御黑洞、灰洞等网络攻击,提高网络可靠性、鲁棒性及安全性.网络中存在的恶意节点越多,这种优势越明显.
- 杨凯马建峰杨超
- 关键词:无线网状网主观逻辑可信路由
- 无线网状网中基于D-S证据理论的可信路由被引量:7
- 2011年
- 结合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提出了一个信任评估模型;同时,在AODV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可信的路由协议T-AODV,该路由协议根据节点的信任值选择可信的路由进行数据传输。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能够有效地监测和隔离恶意节点,抵御攻击,能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顽健性以及安全性。
- 杨凯马建峰杨超
- 关键词:无线网状网信任评估模型OPNET仿真
- MANET路由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当前Mobile Ad Hoc Networks(MANET)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是寻找合适的路由协议。本文就目前已提出的MANET路由协议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一类是采用表驱动的方式,主要包括DSDV,WRP;另一类是按需协议,主要有DSR,AODV,TORA;还有一类是混合式路由协议,主要是ZRP。
- 蔡振合孙献璞曹苏苏杨凯
- 关键词:MANET路由技术路由协议
- 混合无线网状网路由协议被引量:11
- 2009年
- 混合无线mesh网络协议(HWMP,hybrid wireless mesh protocol)是IEEE802.11s默认的路由协议,它提供了2种路由模式:按需路由和前摄路由。基于HWMP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这2种路由模式的一种有效的结合方法,并对其在OPNET进行了仿真实现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ODV,ad-hoc on 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HWMP具有更小的平均时延和更高的数据吞吐量。
- 杨凯马建峰
- 关键词:无线网状网路由协议AODV
- 基于分层移动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案被引量:2
- 2011年
- 快速切换是移动IPv6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改善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性能,文中提出一个基于分层移动的快速切换方案HMFH.该方案基于微移动和链路层触发的思想,重点针对切换过程中的切换延迟、切换丢包、可扩展性以及路由影响等移动特性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HMFH具有切换延迟短、切换丢包少、可扩展性好、路由效率高等优点,同时不会降低移动接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一个高效的快速切换解决方案.
- 刘宏月马建峰杨凯
- 关键词:IP网络移动IPV6快速切换
-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双层卫星网络可信路由被引量:3
- 2011年
- 卫星网络需要采用一些安全机制来保证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现有的信任评估模型难以满足卫星网络的一些内在特征需求.有鉴于此,文中结合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提出一个基于卫星节点的节点信任评估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到卫星节点间的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的信任值.文中还提出了一个可信的按需卫星路由(T-ODSR)协议,该协议能够根据卫星节点的信任值选择可信的路由进行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双层按需卫星路由(ODSR)协议,T-ODSR协议能够有效地抵御攻击,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健壮性以及安全性,特别是当卫星网络中存在较多恶意节点时优势更为明显.
- 刘小跃杨凯马建峰
- 关键词:网络安全卫星网络路由D-S证据理论信任评估模型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监测机制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现有的信任模型不能快速有效处理WSNs中的恶意节点以及证据组合时可能会出现反直观结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信任模型。分析了D-S证据理论本身存在的缺陷,定义了衡量证据间差距的焦元距离,给出了计算证据信任度的新方法。同时,修正了D-S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设计了WSNs中识别和隔离行为不良节点的监测机制,并且对该监测机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和隔离恶意节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恶意节点的共谋,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同其他信任模型相比,该机制更具安全性、健壮性和准确性。
- 杨凯杨晓元马建峰
- 关键词:D-S证据理论性能仿真信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