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徐亚虹刘丽
- 急性脑卒中心电图改变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既往无冠心病病史经头MRI确诊的急性脑卒中病人84例,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的改变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变化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急性脑卒中病人75.5%伴有心电图改变。结论常规诊疗脑卒中的同时,重视心电图变化,积极治疗。
- 任丽艳刘丽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心电图脑心综合征
- 介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行冠心病介入诊疗90例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发生反射性低血压4例,尿潴留1例,出血5例,室性心律失常5例。经积极抢救处理全部恢复,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对施行介入诊疗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刘丽
- 关键词:介入冠心病护理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 2010年
- 刘丽
- 关键词:心肌梗死溶栓期护理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相关的预见性护理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围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2组,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15例次低血压、7例次皮下血肿、心率失常12例次,迷走神经反射2例次和造影剂过敏反应1例次。观察组患者发生9例次低血压、2例次皮下血肿、心率失常5例次,冠状动脉穿孔1例次,无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和迷走神经反射,各项并发症情况在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减少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郭桂荣刘丽
-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术预见性护理并发症
- 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 cy)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并应用药物干预,观察药物对血浆H cy水平的影响。方法:87例ACS患者及97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照组),均在住院第二日晨采集静脉血检测H 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第三日起给予ACS组高H cy患者口服叶酸、维生素B6,观察用药后4周、8周的血浆H cy变化。结果:ACS组H cy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对照组),P<0.01;而两组的TC、TG、HDL-C、LDL-C水平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4周ACS组36例(44.45%)患者H cy水平下降至正常,8周后ACS组患者H cy水平全部降至正常。结论:ACS患者的H cy与血脂水平并不相关,是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之外的又一主要危险因素,应用叶酸、维生素B6治疗,H cy可于8周后全部降至正常水平,可用于ACS的一级预防用药。
- 李艳丽杨连峰金军英孙淑梅宁国贤张英萍王建华纪东华毛红岩刘丽
- 关键词:高半胱氨酸冠状动脉疾病叶酸维生素B6
- 脑卒中后抑郁93例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3次抑郁评定,共有93例脑卒中后抑郁(PSD)病人,对受教育程度、是否有家庭关爱、脑卒中的位置及患者是否有经济保障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受教育程度高、无家庭关爱、额叶病灶、多发病灶、无经济保障者PSD的发生率高。结论对PSD病人一定多给予关爱,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抗抑郁治疗,同时加以心理方面的疏导,有利于脑梗死的恢复,减少卒中致残率。
- 任丽艳刘丽
- 关键词:脑卒中
- 血磁疗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被引量:2
- 2005年
- 刘丽
- 关键词:血磁疗法冠心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