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亚楠 作品数:14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脑神经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了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脑神经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所述微电极包括:气相生长碳纤维,其中,所述气相生长碳纤维的长度为5~10mm,直径为3~15μm,所述气相生长碳纤维的电导率为1~4×10<Sup>‑5</Su... 毛兰群 薛亦飞 蒋亚楠 于萍文献传递 脑神经化学活体原位电化学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9年 脑科学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其中脑神经化学的研究由于能够揭示脑活动和脑疾病过程中的物质基础,在神经科学和化学等领域引起了高度关注。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电极/溶液界面可设计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在活体动物层次开展脑神经化学的分析研究。本文围绕活体原位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近年来电化学分析方法在脑神经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薛亦飞 肖通方 蒋亚楠 吴菲 于萍 于萍基于仿生纳米孔道和DNA超结构组装的生物传感分析 蒋亚楠 毛兰群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无源湿度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无源湿度检测系统,所述湿度检测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感应线圈和湿度响应单元,所述湿度响应单元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形成导电回路,其中,所述湿度响应单元的阻抗随环境湿度的变化而... 毛兰群 薛亦飞 于萍 蒋亚楠文献传递 基于仿生纳米孔道和DNA超结构组装的生物分析与传感 将生物客体作为人工合成器件的功能组件,建立了一个研究和模仿生物功能的接口。目前在建立这类生物复合器件并用于模拟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研究中,一个极大的挑战就是增强仿生孔道体系的开关效率。我们构筑了一个利用DNA超级三明治和AT... 蒋亚楠 毛兰群关键词:仿生 纳米孔 传感 文献传递 一种石墨炔的液相剥离方法 一种石墨炔的液相剥离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石墨炔粉末或颗粒加入含SiF<Sub>6</Sub><Sup>2‑</Sup>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的水溶液中搅拌分离,得到剥离的石墨炔。本申请的方法而制备的产品的产率约为75wt%... 毛兰群 颜海龙 李玉良 于萍 蒋亚楠文献传递 基于智能孔道的生物传感分析 将生物客体作为人工合成器件的功能组件,建立了一个研究和模仿生物功能的接口。目前在建立这类生物复合器件并用于模拟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研究中,一个极大的挑战就是增强仿生孔道体系的开关效率。我们构筑了一个利用DNA超级三明治和AT... 蒋亚楠 毛兰群关键词:仿生 纳米孔 传感 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脑神经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了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脑神经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所述微电极包括:气相生长碳纤维,其中,所述气相生长碳纤维的长度为5~10mm,直径为3~15μm,所述气相生长碳纤维的电导率为1~4×10<Sup>‑5</Su... 毛兰群 薛亦飞 蒋亚楠 于萍文献传递 单颗粒电化学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颗粒因其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颗粒的功能和性质与其形貌、尺寸、电荷密度和表面化学性质等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可用于单个颗粒(简称单颗粒)检测和分析的方法对于了解颗粒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而研究其功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单颗粒电化学(electrochemic alanalysis of single nanoparticle)检测技术是在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可以精确地探测单个纳米颗粒的性质(如表面电荷、几何尺寸、表面化学),因而展现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最近发展起来的单颗粒电化学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根据检测原理将单颗粒电化学检测分为3类:基于碰撞原理的微电极技术、基于电阻-脉冲原理的纳米通道技术以及基于电化学和其他方法的联用技术.基于此分类,重点综述单颗粒电化学检测的原理、方法和潜在的应用. 李婷 刘洋 蒋亚楠 蒋亚楠 王建华 于萍关键词:单颗粒 电化学 碰撞 一种石墨炔的液相剥离方法 一种石墨炔的液相剥离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石墨炔粉末或颗粒加入含SiF<Sub>6</Sub><Sup>2‑</Sup>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的水溶液中搅拌分离,得到剥离的石墨炔。本申请的方法而制备的产品的产率约为75wt%... 毛兰群 颜海龙 李玉良 于萍 蒋亚楠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