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甲环酸给药时间与TKA围手术期失血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对比氨甲环酸不同的静脉给药时间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失血量和输血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168例患者,男45例,女123例;年龄60~77岁,平均70.5岁;诊断为骨关节炎。按照静脉给药时间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42例。A、B、C组按20mg/kg计算的量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中,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松止血带前和松止血后20min静脉注射,D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对比四组总失血量(术中和术后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相关凝血功能及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差异,于术后7d进行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结果总失血量、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输血率A组均明显少于B、C、D组(P<0.05),B、C组少于D组(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初次单侧TKA围手术期的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和输血率;止血带充气前使用氨甲环酸更有优势。
- 潘文杰贺艳马建兵肖琳姜扩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氨甲环酸静脉注射失血
- 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采用金属垫片结合髓内延长杆重建骨缺损和关节稳定性的早期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采用金属垫片结合髓内延长杆重建非包容性骨缺损和关节稳定性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12—2015—06对17例(17膝)AORI11型非包容性骨缺损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翻修术,采用金属垫片重建骨缺损,恢复关节线水平,联合使用髓内延长杆加强翻修假体的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30.5(6—45)个月随访,无髌骨脱位、伸膝迟滞及膝关节前方疼痛等。术前膝关节KSS临床评分(24.5±7.9)分,功能评分(33.8±8.9)分,术后膝关节KSS临床评分(82.2±6.8)分,功能评分(85.5±8.1)分,术后KS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28,P〈0.001;t=31.116,P〈0.001);膝关节活动度术前(63.9±9.9)°,术后(100.0±9.5)°,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2,P〈0.001);术后复查X线示假体位置及力线良好,假体周围未发现透亮带。结论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采用金属垫块结合髓内延长柄能重建非包容性骨缺损及增加膝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线水平,重建软组织平衡,简化手术操作,膝关节稳定性好,翻修成功率高,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 潘文杰贺艳马建兵肖琳王曦卿忠姚舒馨武淑芳
- 关键词:假体松动翻修金属垫片全膝关节置换术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外侧髁滑移截骨矫正固定性膝外翻畸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股骨外侧髁滑移截骨矫正固定性膝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5例17膝固定性外翻畸形并行初次TKA的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5膝,女10例12膝;年龄59~76岁,平均69.5岁;体重64.5~89.0 kg,平均73.6 kg;身高156~178 cm,平均170.5 cm;骨关节炎13例15膝,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2膝;根据Krackow膝外翻分型标准均为Ⅱ型。置换术中采用股骨外侧髁滑移截骨恢复软组织平衡,矫正膝外翻畸形。所有患者假体选用后稳定型假体(posterior stabilized,PS)。评估术前术后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结果。结果平均随访30.5个月(3~50个月)。髋膝踝角(hip knee ankle,HKA)从术前的(199.5±3.3)°矫正至术后(172.4±1.5)°,P<0.05;股骨机械轴与通髁线夹角(femoral transepicondylar angle,FTEA)明显改善,从术前的(80.3±1.7)°改善至术后(89.5±1.5)°,P<0.05。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临床评分从术前的(33.2±6.5)分改善至术后(89.1±1.2)分,功能评分从术前的(41.9±7.5)分改善至术后(82.3±5.1)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从术前的(62.0±10.1)°增加至术后(115.0±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复查影像学示假体位置均良好,截骨部位骨性愈合,无髌骨脱位,无明显内外侧不稳。结论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股骨外侧髁滑移截骨矫正固定性膝外翻畸形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恢复下肢力线,平衡软组织,临床疗效满意。
- 潘文杰贺艳黄袁迟马建兵肖琳
- 关键词: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
- 一期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炎合并胫骨应力骨折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一期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炎合并胫骨应力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1月,采用一期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12例(12膝)膝关节炎合并胫骨应力骨折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60~77岁,平均71.5岁。骨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影像学检查显示,关节内骨折6例;关节外骨折6例,均为胫骨近端1/3骨折(4例为横形骨折,2例为短斜形骨折);合并腓骨中上段骨折2例;12例均为膝关节内翻畸形。术前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31.5±8.4)分、功能评分(33.3±9.0)分,膝关节活动度(65.6±9.6)°。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36.5个月。X线片复查示,胫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个月;假体位置均良好,无松动及感染征象。末次随访时,膝关节KSS临床评分为(90.5±8.9)分、功能评分(92.1±7.8)分,膝关节活动度(115.0±9.8)°;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40,P=0.000;t=32.120,P=0.000;t=8.728,P=0.000)。结论一期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炎合并胫骨应力骨折,能够恢复下肢力线,促进骨折愈合,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 潘文杰贺艳马建兵肖琳姜扩
- 关键词:膝关节炎胫骨应力骨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 静脉多次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静脉多次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8-01—2018-12完成的150例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A组50例在止血带充气前20 min静脉应用氨甲环酸(30 mg/kg);B组50例在止血带充气前20 min给药(20 mg/kg),3 h后再次给药(10 mg/kg);C组50例在止血带充气前20 min给药(10 mg/kg),3 h后第2次给药(10 mg/kg),6 h后第3次给药(10 mg/kg)。比较3组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下降值、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结果 150例均随访4周后进行结果评定,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术后3组各有2例需要输血。C组总失血量、术后失血量小于A组和B组,C组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下降值低于A组和B组,C组术中失血量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并降低输血率,总剂量相同的氨甲环酸静脉多次应用较单次应用更有效,不会增加血栓发生的风险。
- 潘文杰贺艳马建兵肖琳
- 关键词:全膝关节成形术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失血量
- TKA术中螺钉附加骨水泥结合髓内延长杆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重建关节稳定性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支撑螺钉附加骨水泥结合髓内延长杆修复胫骨平台非包容性骨缺损重建关节稳定性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对16例21膝胫骨平台非包容性骨缺损进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男4例5膝,女12例16膝;骨关节炎13例16膝,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4膝,大骨节病1例1膝;年龄65~76岁,平均70.5岁;体重68.5~92 kg,平均75.6 kg;身高155~180 cm,平均171.1 cm。膝关节活动度(69.8±9.8)°。术前美国膝关节协会(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评分系统临床评分(31.9±8.8)分,功能评分(33.1±9.1)分。术中测量胫骨平台缺损平均深度19.8 mm,使用标准切模行胫骨平台截骨10.0 mm,截骨后残余骨缺损平均深度10.5 mm,清除骨缺损处硬化骨并于骨缺损处钻孔,拧入2~3枚支撑螺钉,加压填充骨水泥修复骨缺损,安装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结果随访26.5个月(3~36个月),术后下肢畸形改善,疼痛完全缓解,1个月后弃拐行走,日常生活均可自理;膝关节KSS临床评分(90.3±9.0)分,功能评分(91.4±8.3)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活动度(115±8.8)°,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末次随访复查影像学示假体位置均良好,假体周围及骨水泥填充区未发现透亮带及感染征象,支撑螺钉未见松动和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较大范围非包容性骨缺损,采用支撑螺钉附加骨水泥能修复骨缺损,恢复关节线水平,髓内延长杆能增加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良好,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 潘文杰贺艳马建兵肖琳卿忠王曦姚舒馨武淑芳
- 关键词:关节置换骨缺损骨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