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蕾
-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2个玉米ZmCRY1a基因的克隆及其响应光质处理的表达模式被引量:3
- 2016年
- 隐花色素(cryptochrome,CRY)是植物蓝光的主要受体,参与其调节生长发育及生物钟过程。为研究隐花色素在玉米光形态建成及生物钟调控方面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玉米自交系B73的2个ZmCRY1a基因的c DNA序列,分别命名为ZmCRY1a1和ZmCRY1a2。这2个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DNA sequence,CDS)序列长度都为2124个核苷酸,编码70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ZmCRY1a1和ZmCRY1a2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均包含DNA photolyase、FAD binding和Crytochrome C结构域;与拟南芥及其他常见作物的CRY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这2个基因与水稻Os CRY1a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而与拟南芥和大豆等双子叶植物的CRY1氨基酸序列一致性相对较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ZmCRY1a1和ZmCRY1a2在不同器官及响应光质、光质转换及长日照与短日照处理的表达模式。在检测的器官中,ZmCRY1a1的表达丰度均高于ZmCRY1a2;这2个基因在成株期叶片中表达丰度最高,分别是根中ZmCRY1a1的52.1倍和6.2倍。相对于黑暗下,二者在各种持续光质中的表达丰度均较高,尤其在蓝光和远红光条件下。尽管是作为编码蓝光受体的基因,2个ZmCRY1a的表达却能强烈地响应远红光和红光转换处理。同样二者也能响应不同光周期处理,长日照条件下,ZmCRY1a1的转录在一个光周期内共出现5个峰值,而ZmCRY1a2的转录只有4个峰值;短日照条件下,2个ZmCRY1a的表达出现了极其相似的模式,均在进入黑暗后10 h和14 h时出现2个最高峰。由此推测2个ZmCRY1a可能在玉米光形态建成与开花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 闫蕾杨宗举苏亮肖阳郭林宋梅芳孙蕾孟凡华白建荣杨建平
- 关键词:玉米隐花色素光信号转导基因克隆
- 玉米低磷胁迫诱导型强启动子P_(1502)-ZmPHR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玉米ZmPHR1基因是转录因子MYB-CC家族成员,过量表达该基因可促进低磷环境中植物对磷的吸收并改善植物的生长。本研究从磷高效利用型玉米自交系478中获得了ZmPHR1基因的5'上游序列P_(2205)-ZmPHR1,序列长度2205 bp。将P_(2205)-ZmPHR1及它的4种5'端缺失启动子片段与报告基因GUS连接后转化拟南芥。GUS组织化学染色与GU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1502 bp的片段范围内,随着片段长度的增加,它对外界低磷环境的响应逐步增加,在-1502 bp时,响应时间短,表达活性高,持续时间长;超过1502 bp其活性不但没有增高,反而变为下降或无变化。推测0至-972 bp为启动子功能区段,-972 bp至-1502 bp为启动功能增强区段。转P_(1502)-ZmPHR1拟南芥的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P_(1502)-ZmPHR1既受外界信号的刺激,也受体内基因产物的影响,有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一个受低磷胁迫诱导的强诱导型启动子,它诱导基因表达的功能受体内外磷浓度的调节。该研究为在低磷环境改良作物提供了理想的启动子和应用依据。
- 杨瑞娟杨瑞娟白建荣闫蕾苏亮王秀红李锐
- 关键词:玉米低磷胁迫
- 玉米低磷胁迫诱导的ZmABI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已建立的稳定、高效、低成本的转录组分析体系c DNA-SRAP获得一个与玉米低磷胁迫反应有关的转录因子Zm ABI5基因。该基因编码355个氨基酸,其蛋白具有明显的碱性亮氨酸拉链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Zm ABI5与高粱Sb ABI5进化关系最近。c DNA-SRAP表达分析显示,在磷饥饿第5天时,Zm ABI5表达量在叶中达到最大,然后开始下降;而在根中,Zm ABI5基因的表达在未经磷饥饿处理时表达量最高,随着低磷处理时间的延长,基因表达量下降。定量PCR结果进一步证实了c DNA-SRAP的表达模式。
- 苏亮白建荣王秀红李锐张丛卓闫蕾
- 关键词:玉米磷胁迫
- 玉米低磷胁迫诱导表达的启动子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因使用组成型启动子在任何磷条件下高强表达而产生转基因植物植物养分和能量的过度消耗,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即“磷中毒”现象,提供一种玉米低磷胁迫诱导表达的启动子及其应用。该...
- 白建荣闫蕾杨瑞娟苏亮王秀红李锐关超张丛卓
- 文献传递
- 玉米光敏色素A1与A2在各种光处理下的转录表达特性被引量:8
- 2016年
- 光敏色素是一类红光/远红光受体,它们在植物体内有非活性形式的红光吸收型(Pr)和活性形式远红光吸收型(Pfr)2种状态,通常其活性形式负责调控植物的种子萌发、株高、开花时间和避荫性等生长发育过程。在禾本科中,光敏色素只有PHYA、PHYB和PHYC三个基因亚家族,古四倍体化造成的玉米光敏色素基因有6个成员,即PHYA1、PHYA2、PHYB1、PHYB2、PHYC1和PHYC2。光敏色素A参与抑制下胚轴的伸长、促进张开子叶和花青素的积累、阻断持续远红光条件下的变绿。为了评价Zm PHYA1和Zm PHYA2对光的响应能力及其功能差异,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玉米自交系B73和Mo17中Zm PHYA1和Zm PHYA2对不同光照处理响应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玉米光敏色素A主要在叶片和花丝中表达,并且Zm PHYA1转录丰度是Zm PHYA2的2~8倍;玉米自交系B73和Mo17中胚轴在黑暗、远红光和蓝光条件下较红光和白光下更长。Zm PHYA1和Zm PHYA2的转录水平在持续远红光和蓝光条件下均较高;并且均较迅速响应黑暗到远红光和蓝光光质转换,但是前者的丰度显著高于后者,Zm PHYA1在远红光下更重要,而Zm PHYA2在蓝光下更重要。Zm PHYA1和Zm PHYA2同样响应于黑暗到红光和白光的转换,并且Zm PHYA1和Zm PHYA2表达模式基本一致。Zm PHYA1和Zm PHYA2的表达均能响应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但是Zm PHYA1转录丰度高于Zm PHYA2的2~5倍。以上结果表明,Zm PHYA1和Zm PHYA2的转录能有效地响应各种光处理,可能Zm PHYA1在作物改良上比Zm PHYA2更有效。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Zm PHYA1和Zm PHYA2基因功能以及评价二者的光反应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 杨宗举闫蕾宋梅芳苏亮孟凡华李红丹白建荣郭林杨建平
- 关键词:玉米光敏色素光信号转导
- 基于荧光素酶活体成像筛选转基因玉米植株的条件优化
- 2020年
- 通过比较活体成像系统中不同玉米芽长、曝光时间及合并像素值的荧光素酶信号强弱,优化利用活体成像系统筛选转荧光素酶玉米植株的条件。结果表明,在玉米芽长3~8 cm、喷施底物反应2 min后曝光时间5 min、像素合并值binning 8×8的条件下,能够较好地检测到植株荧光素酶信号;进一步对获得的转基因玉米植株进行活体检测,确定了信噪比值大于2.0的植株为强表达阳性植株。研究结果可为转基因植株的后代筛选提供新方法,可以淘汰大量非转基因和表达较弱的植株或株系,有效提高筛选效率。
- 常利芳白建荣李锐闫蕾郝曜山杨瑞娟康晨
- 关键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基因玉米
- 荧光素酶作为可视标记整株检测转基因玉米
- 2020年
- 利用活体成像系统检测转基因玉米中荧光素酶信号整株实时筛选高表达的转基因玉米。结果表明,按照信噪比大于2为高表达转基因阳性植株的标准,获得的T1代66株转pMD35LUC的植株中,11株有荧光信号,其中2株信噪比值大于2;获得的T1代68株转化pMDUBLUC的植株中,30株有荧光信号,6株信噪比值大于2。信噪比值大于2的植株移栽成活7株,经PCR检测均为阳性。2株T1植株的T2代植株无荧光信号值;5株T1植株的T2代植株都有数量不等的植株有荧光信号,其中4株T1株都有信噪比值大于2的T2代植株,经PCR检测均为阳性。本研究跳过一系列大量的操作复杂、耗时、高成本的体外分子检测,直观、准确、实时、低成本地淘汰大量非转基因和表达不强的植株或株系,为玉米转基因植株的筛选提供了有效方法。
- 李锐白建荣闫蕾郝曜山常利芳杨瑞娟康晨
- 关键词:荧光素酶转基因玉米
- 用荧光素酶活体整株检测转基因植株法及在转基因玉米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转基因植物检测中用一系列操作复杂、耗时、高成本体外分子检测的技术。提供一种用荧光素酶报告分子活体整株检测转基因玉米的方法,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 白建荣闫蕾李锐常利芳郝曜山杨瑞娟康晨
- 文献传递
- 144份甜玉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利用SSR技术对来源于144份甜玉米群体的40个位点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343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4~17个等位变异,平均8.58个。40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化范围在0.46~0.90,平均0.76/位点。标记索引指数MI变化范围在2.30~15.19,平均6.80/位点。在33个位点共检测到稀有等位变异70个,在15个位点共检测到特有等位变异16个。在144份材料中,117份材料有稀有等位变异,其中1份材料有8个稀有等位变异;14份材料有特有等位变异,2份材料有2个特有等位变异。聚类分析可初步将144份甜玉米群体划为7个类群,其中最大的Ⅰ群包括89份,第Ⅱ群包括35份。从研究结果得出群体材料的利用价值,对新的群体的合成及杂优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为育种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李锐白建荣王秀红王秀红张丛卓闫蕾闫蕾
- 关键词:甜玉米SSR
- 玉米低磷胁迫诱导型强启动子P1502-ZmPHR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杨瑞娟白建荣闫蕾苏亮王秀红李锐张丛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