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宁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丁苯
  • 3篇丁苯酞
  • 3篇梗死
  • 3篇苯酞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PCI术
  • 2篇PCI术后
  • 2篇STEMI
  • 1篇动脉血流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不良事件
  • 1篇型心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9篇秦皇岛市第二...
  • 1篇开滦总医院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唐山市传染病...

作者

  • 9篇邹宁
  • 4篇田广平
  • 4篇王娜
  • 1篇尹学永
  • 1篇赵萍
  • 1篇张伯鹏
  • 1篇季春鹏
  • 1篇冯亮飞
  • 1篇王晓林
  • 1篇张亚军
  • 1篇朱红新
  • 1篇赵丛林

传媒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浆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6例患者,测定BNP和CtnⅠ值,随访1年后测定患者的LVDd、LVEF%和NYHA心功能分级。分析急性发病3天后的血浆BNP和CtnⅠ值与随访1年后心功能的关联性。结果:随着患者血浆BNP含量增加,患者的LVEF%值在减小,呈负相关(P<0.05);随着患者血浆CtnⅠ含量增加,患者的LVEF%值在在增加,呈正相关(P<0.05);随着患者血浆BNP含量增加,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在增加,呈正相关(P<0.05);随着患者血浆CtnⅠ含量增加,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在减少,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有重要预测价值。
王晓林张亚军霍建凤邹宁王娜冯亮飞朱红新赵萍
关键词: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心肌梗死
STEMI患者PCI术后ECG指标变化和心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ECG)指标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2016年6月-2019年2月对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118例STE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组患者均根据术前心电图进行心肌缺血分级,II级(A组),III级(B组),对两组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有8例失访。术后6个月,B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脑利钠肽(BNP)含量均高于A组,B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高于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A组,B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高于A组,B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心肌缺血分级与患者术后的心功能改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心电图对于STEMI患者的预后评估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王娜邹宁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
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分析内囊预警综合征(CWS)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100例CWS患者根据颅脑扩散加权成像是否存在新发急性脑梗死病灶分为合并急性脑梗死组(n=58)和单纯CWS组(n=42),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动脉粥样硬化、脑白质脱髓鞘的发生情况,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两组患者有差异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CWS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概率logit(p)绘制预测CWS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风险预测模型对CWS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预测价值。结果 CWS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发生率为58.00%,合并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年龄、FPG水平、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发作次数、脑白质脱髓鞘比例高于单纯CWS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升高、FPG水平较高、多次发作、合并脑白质脱髓鞘均为CWS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2.375、1.872、2.132、2.042,P<0.05);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stic(P)=-12.343+年龄×0.312+FPG×1.160+发作次数×1.200+合并脑白质脱髓鞘×1.179, ROC曲线结果显示logit(p)> 11.01时,模型预测CWS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AUC为0.859,敏感度为89.66%,特异度为76.19%。结论 CWS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率较高,年龄升高、FPG水平升高、发作次数增加、合并脑白质脱髓鞘等因素是CWS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WS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田广平邹宁马颖孙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液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丁苯酞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影像学特征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丁苯酞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影像学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104例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并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内出现颅内出血及系统性出血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可逆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7 d、3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随时间而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患者预后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两组患者MRS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两组患者年龄、高血脂症、症状类型、责任血管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及NIHSS评分所占比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脂症、症状类型、责任血管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及NIHSS评分均为预后是否良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丁苯酞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对于高龄及患高血脂症等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邹宁田广平马颖
关键词:丁苯酞临床疗效影像学特征影响因素预后
肝硬化患者合并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调查肝硬化合并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唐山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21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合并感染者纳入感染组,无医院内肺部感染者纳入无感染组;调查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细菌培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Child-Pugh分级、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是否合并腹水及消化道出血、白蛋白情况等指标的差异。同时对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tstic回归分析。结果:212例肝硬化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16.04%,病原菌前3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8.60%)、金黄色葡萄糖球菌(16.28%)、肺炎克雷伯菌(16.28%);感染组在年龄≥60岁、病毒性肝炎、住院时间≥2周、侵入性操作、Child-Pugh分级为C级、白蛋白<28 g/L的比例明显高于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t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Chi ld-Pugh分级为C级、白蛋白<28 g/L是肝硬化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年龄大、侵入性操作、Child-Pugh分级为C级以及白蛋白下降是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赵丛林张伯鹏邹宁
关键词:肝硬化医院感染肺部感染病原菌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的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7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接受溶栓、抗血小板和调脂等常规治疗,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予以相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并随访90 d。比较治疗前、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随访90 d预后情况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3%比71.43%,P<0.05);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组:治疗前为(5.90±1.07)分,治疗后为(2.45±1.43)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95±1.00)分,治疗后为(3.45±1.15)分]、血清S100B蛋白(S100B)[观察组:治疗前为(0.31±0.08)μg/L,治疗后为(0.15±0.05)μg/L;对照组治疗前为(0.32±0.08)μg/L,治疗后为(0.23±0.09)μg/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观察组:治疗前为(318.66±38.24)ng/L,治疗后为(165.25±24.64)ng/L;对照组:治疗前为(311.62±41.35)ng/L,治疗后为(257.81±29.74)ng/L]、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观察组:治疗前为(77.12±8.64)μmol/L,治疗后为(52.65±6.53)μmol/L;对照组:治疗前为(78.88±8.38)μmol/L,治疗后为(65.32±6.81)μmol/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90 d两组患者进展为脑卒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预后良好比例高于以对照组(94.29%比82.86%,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发热、横纹肌溶解征、头痛、颅内出血、胸痛、胃肠道症状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田广平邹宁马颖
关键词:丁苯酞神经功能安全性
通窍活血汤结合丁苯酞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通窍活血汤结合丁苯酞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将130例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随访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主要症状积分、血管内皮功能、大脑中动脉血流及治疗前与治疗2周、1个月后及随访2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一过性视岐昏瞀、一过性言语謇涩、阵发性偏身麻木、短暂性偏身瘫软评分及血清血栓素B_(2)(TXB_(2))、内皮素(ET)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平均血流速度(V_(mean))、最小血流速度(V_(min))、最大血流速度(V_(max))、平均血流量(Q_(mean))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1个月后及随访2个月后比较,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呈降低趋势,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结合丁苯酞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主要症状、血管内皮功能、大脑中动脉血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马颖田广平邹宁尹学永
关键词:通窍活血汤丁苯酞血管内皮功能大脑中动脉血流
MPV对PCI治疗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300例行PCI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MACE组及非MACE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测分析各因素影响MACE发生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MPV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患者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发生率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MPV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血糖异常及MPV与PCI治疗后MACE发生呈正相关(P<0.05);采用MPV对MACE发生情况进行预测时其敏感度为87.18%,特异度为91.57%,且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0.9。结论MPV与PCI治疗后MACE发生密切相关,且MPV可作为预测MACE发生的指标。
王娜邹宁
关键词:MPVPCI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不同水平平均血小板容积对STEMI患者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及预后的影响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平均血小板容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idi-al infra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心内科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PCI手术前静脉采血,根据平均血小板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水平分为:高MPV组、中MPV组和低MPV组,每组随机选取40例患者参与本研究。在术前对各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和替格瑞洛片180mg进行抗凝治疗,术后次日每早空腹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和替格瑞洛片(90mg/次),每晚口服替格瑞洛片(90mg/次),服用1年时间。测定各组患者PCI术后MPV的水平,分析MPV水平与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相关性,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各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高MPV组PCI术后MPV水平降低(P<0.05),中MPV组和低MPV组MPV水平术后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与中MPV组和低MPV组比较,高MPV组的病变血管支数更多、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更长、无复流患者所占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MPV组比较,中MPV组病变血管支数更多、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更长、无复流患者所占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随访1年后,与中MPV组和低MPV组比较,高MPV组的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室颤、室速、卒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高容积MPV与病变血管支数、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长及无复流数呈正相关(r=0.821、0.876、0.583,P<0.05)。高MPV组1年死亡曲线显著低于中MPV组和低MPV组。结论MPV水平的增加有可能引起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且患者预后较差,MPV预测STEMI术后PCI心脏不良事件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邹宁王娜王皓季春鹏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容积STEMI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