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作民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风
  • 2篇血性
  • 2篇溶酶
  • 2篇溶酶原激活剂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卒中
  • 2篇组织型
  • 2篇纤溶
  • 2篇纤溶酶
  • 2篇纤溶酶原
  • 2篇纤溶酶原激活
  • 2篇纤溶酶原激活...
  • 2篇脑卒中
  • 2篇激活剂
  • 2篇CT
  • 2篇CT分析
  • 1篇抵克力得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机构

  • 7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医院

作者

  • 7篇庄作民
  • 4篇庄颂宜
  • 4篇王佩君
  • 1篇郑杭玲
  • 1篇谢海宝
  • 1篇陈桂花
  • 1篇郎义青
  • 1篇于民
  • 1篇林兵
  • 1篇金宏义

传媒

  • 3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现代应用药学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P和ASA对老年常见血栓性疾病的影响
1994年
对80例老年血栓性疾病非急性梗塞期患者随机应用TP或ASA,结果表明,在延长出血时间、抑制0.5μmol,2.0μmolADP诱导的血小板Ptmax、抑制AT-Ⅲ活性及降低纤维蛋自原含量方面,TP的作用优于ASA.在抑制2.78μmol,5.56μmolAdr诱导的血小板Ptmax和降低全血还原粘度方面,两者相近。
郑杭玲金宏义庄作民谢海宝林兵林兵张忠林
关键词:抵克力得阿斯匹林血栓性疾病血小板聚集
87例多发性脑梗塞的临床与CT表现
1990年
多发性脑梗塞系指在颅脑CT扫描的各层面不同部位有一个以上的梗塞灶,病理上系指脑内有多个缺血性软化坏死灶,故又称为多发性脑软化。
王佩君庄作民于民庄颂宜
关键词:多发性脑梗塞梗塞灶脑软化坏死灶脑梗
398例癫痫患者颅脑CT分析被引量:1
1992年
自应用颅脑CT检查以来,对癫痫患者的病因诊断与颅内病变性质的了解均有很大帮助,为癫痫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将我院1986-1990年398例癫痫病人的颅脑CT检查情况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性别与年龄:男251例,女147例,最小2个半月,最大75岁,15岁以内(少儿组)112例,
王佩君庄作民陈桂花庄颂宜
关键词:癫痫颅脑CT
rt-P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被引量:2
1995年
目前越来越强调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尽早治疗能改善缺血性半影区内的供血,使局部脑血流增加到电活动中止及蛋白质合成抑制的阈值以上,以恢复半影区内脑组织功能,缩小梗塞范围,改善症状和预后。为此人们开始了血栓溶解药物方面的探索。继链激酶(SK)、尿激酶(UK)后,近年又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应用于临床,并证实其对急性血栓形成性脑血管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性较好。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简述如下。
庄作民
关键词:脑中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药物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时的应用被引量:10
1993年
重组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应用重组技术制成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它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3h)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也是近年脑缺血卒中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本文参阅近来有关文献,就其作用机理、临床应用的时间、剂量的选择、疗效、副作用及前景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庄作民王佩君
关键词:脑缺血中风纤溶酶原激活剂
缺血性中风患者白质稀疏和脑室扩大的CT分析
1993年
170例首次缺血性中风患者头颅CT检查提示47.06%有不同程度的白质稀疏。有白质稀疏者年龄及尾状核指数明显大于无白质稀疏者(均P<0.01),50岁以下者均无白质稀疏。未发现梗塞的类型与白质稀疏的发生有关。
庄作民庄颂宜郎义青
关键词:中风CT脑室
脑转移瘤的分布被引量:2
1991年
脑转移瘤的分布区域及其与原发性肿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问题。有些作者认为皮 质运动后区或幕下区域首先侵犯;有些作者则认为转移部位是随机的,只与脑不同组织的体积或血供量成正比。70年代以前,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在尸解后进行的。70年代以后,随着脑成像技术的进步,尤其是CT的发展,已可证实很小的脑转移瘤。
庄作民庄颂宜王佩君
关键词:脑转移瘤肺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