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阳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赏析
  • 3篇墓葬
  • 2篇东汉
  • 2篇印章
  • 2篇商代
  • 2篇汉墓
  • 1篇大汶口文化
  • 1篇东汉时期
  • 1篇遗址
  • 1篇艺术
  • 1篇银器
  • 1篇饮茶
  • 1篇玉器
  • 1篇玉石
  • 1篇商代墓葬
  • 1篇饰物
  • 1篇宋墓
  • 1篇铜器
  • 1篇土建
  • 1篇陪葬

机构

  • 11篇济南市考古研...
  • 1篇山东女子学院

作者

  • 11篇杨阳
  • 3篇郝素梅
  • 1篇李铭
  • 1篇刘剑
  • 1篇郭俊峰
  • 1篇王兴华
  • 1篇刘秀玲
  • 1篇刘丽丽
  • 1篇吴萍萍
  • 1篇赵辉
  • 1篇刘丽丽

传媒

  • 5篇理财(经济)
  • 3篇文物鉴定与鉴...
  • 1篇泰山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海岱考古

年份

  • 7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清崮山宋墓出土建窑瓷盏赏析
2017年
中国是最早发现茶树并开始饮茶的国家,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据考古发现和相关文献资料证明,瓷盏制作始于东晋。黑釉瓷与青瓷同时出现于东汉时期。瓷器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高峰,名窑辈出,当时最著名的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建窑也是宋代名窑之一,建窑遗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后井村一带,建窑在宋代虽然盛极一时,但在整个窑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三百多年的昙花一现,从元明以后由于中国人饮茶方式的改变和文化趣味的转向,建瓷就开始衰落,窑火将近熄灭六百年,因此在元代以后建瓷就淡出了国人的视野。
杨阳
关键词:土建宋墓考古发现东汉时期文化趣味饮茶
济南市解放东路元、清墓葬发掘报告
2019年
2010年4~5月,为配合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鲍德·现代逸城小区建设,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在施工区域清理元、清墓葬3座(图一),现将发掘情况报告如下。M1,位于发掘区西北部,开口距地表1.5米,被扰乱至底。形制为土坑洞室墓,由墓道、墓门和墓室组成,方向170°。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平面近梯形,直壁,底部斜坡状,南高北低,残长2.3、宽0.6~0.92、残深0.8~1.16米。墓门宽0.92、残高1.16米,门外用两排不规则大石块封堵、仅存最底层。
郝颖刘保福毕冠超郝素梅刘丽丽杨阳
济南腊山汉墓 出土印章“傅恶女”字意解析
2021年
姓名由姓和名组成,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姓名。姓名历史悠久,自语言产生以后开始出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此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取名习惯。名字一般由长辈来取,寄托着对晚辈的期望或心愿,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腊山汉墓出土的水晶印章和玉髓印章即是汉代侯夫人“傅恶女”的两枚私印。除了印章本身材质的精美和潇洒俊逸的篆刻艺术,最吸引世人眼球的莫过于这位侯夫人的名字——“恶女”。以今人的审美,很难将“恶女”这样粗俗不雅的名字与身份高贵的侯夫人联系起来。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汉代男子和女子的取名规律和习惯,以期解释出“恶女”的本意。
杨阳
关键词:汉墓篆刻艺术恶女印章取名
济南历下区法院清代墓出土精品配饰赏析
2021年
黄金是世界上现有金属中最稀有、最珍贵的金属。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最早金饰为大辛庄遗址商代墓葬中出土的2片金箔。西汉高规格墓葬中常随葬大量黄金制品,如济南洛庄汉墓陪葬坑就出土了大量金质车马饰。除金银器外,历代高规格墓葬中,总少不了玉器的身影!历下区法院清代墓出土的黄金、宝玉石饰品均为女性配饰,不仅有发饰和首饰,还有一枚精致的帽花,这些饰件小巧、精美,无论是设计还是造型都代表了清代精湛的黄金和玉器制作工艺,生动再现了清代诰命夫人穿金戴银、雍容奢华的生活状态。
杨阳
关键词:洛庄汉墓陪葬坑金银器黄金制品配饰
唐《灵岩寺碑颂并序》碑考被引量:2
2021年
嵌藏于灵岩寺鲁班洞遗址内的唐李邕撰《灵岩寺碑颂并序》碑,久为历代文人史家所关注,该碑是现存记载灵岩寺历史最久、内容最多、信息量最为丰富的碑刻史料,涉及灵岩创始及唐高祖、唐高宗护持兴建寺宇等情况,是填补盛唐以前史料记载的重要文献。
杨阳王晶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东汉精品明器赏析
2021年
明器是古人下葬时的随葬器物,一般用陶瓷木石制作,也有金属或纸制的。出土明器是考察历代社会风貌、葬俗文化和雕塑艺术的实物标本,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济南闵子骞墓苑东汉墓、奥体中路东汉墓和药山东汉墓均出土了大量随葬明器,种类十分丰富。这些陶制明器不仅真实反映了当时贵族、地主阶层的日常生活,也全面展示了建筑形式、饮食文化和畜牧业水平。同时,了解东汉陶制明器的制作工艺对研究后期瓷器的生产工艺具有重要作用。
杨阳
关键词:东汉明器赏析
济南市刘家庄遗址商代墓葬M121、M122发掘简报被引量:19
2016年
刘家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古城区西北约3公里的城中村—刘家庄村,是一处商周和唐至明清时期的遗址。2010年7月—2011年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灰坑、墓葬等遗迹。M121、M122两墓规模较大,随葬器物丰富,出土大量青铜器,器形完整及可辨者共计121件,其中容器22件,有鼎、甑、簋、爵、觚、斝、卣、壶等;兵器77件(组),有戈、矛、刀等;另有少量玉器及陶器等。部分青铜器上带有族徽铭文,共计4种14组。两座墓葬出土器物与殷墟同类器物极为相似,初步推测两座墓葬时代为殷墟三期,墓主人为中等贵族。发掘表明,晚商时期刘家庄区域居住着至少一支与商都殷墟有密切关系的氏族,再次验证了济南在商代的重要位置,为山东地区商代政治、经济格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对研究济南的城市变迁也有重大意义。
郭俊峰房振王兴华刘剑刘秀玲赵辉吴萍萍邓文山郝素梅杨阳李铭
关键词:商代墓葬青铜器铭文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 商代动物形玉器赏析
2021年
我国开采玉石、使用玉器的历史悠久,对玉石具有特殊的情感,素有“玉石之国”“爱玉之邦”的美誉。玉是最能体现东方特色的配饰,在古代,玉石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物,更是财富、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早在遥远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玉石的开采和制作技术就已经相当成熟。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29件商代玉器全部出土于高规格的贵族墓中,集中体现了商代玉匠的制玉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杨阳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装饰物龙山文化商代玉石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库藏文物活化利用刍议被引量:1
2021年
山东是我国文物大省之一,文物资源丰富,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空间需要不断拓展。如何把库藏文物的保护利用与社会发展进步有效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化利用,成为文物保管部门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经过20余年的考古发掘,积累了一批重要文物标本,是体现济南地区文化底蕴和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通过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库藏文物保护现状的分析和活化利用模式、思路的研究探讨,分析了目前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方式与措施。
杨阳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汉代印章赏析
2021年
在考古工作中,印章是一类重要的文物标本,印章是墓主的第一身份证。济南市考古研究所20余年的发掘工作共获取多枚珍贵的汉代印章标本。这些印章不仅可以帮助考古工作者顺利揭开墓主身份,而且其小巧精美的造型和潇洒俊逸的篆刻艺术更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杨阳
关键词:汉代印章赏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