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佳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导管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导管
  • 1篇蛋白
  • 1篇针头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患者
  • 1篇润滑
  • 1篇润滑液
  • 1篇生殖
  • 1篇生殖细胞
  • 1篇生殖细胞肿瘤
  • 1篇手术
  • 1篇输液
  • 1篇输液过程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切口
  • 1篇术后切口感染
  • 1篇疼痛

机构

  • 6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妇幼保...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西京医院

作者

  • 6篇王佳
  • 2篇潘常辉
  • 1篇孔北华
  • 1篇张淑兰
  • 1篇刘倩
  • 1篇郑建华
  • 1篇余启艳
  • 1篇肖红英
  • 1篇文亚玲
  • 1篇陈亦乐
  • 1篇吴玉梅
  • 1篇文成玉
  • 1篇朱根海
  • 1篇陆翔
  • 1篇杨飞霞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开塞露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开塞露,包括插管和盖子,插管包括管一和管二,管一与管二相连通,管一上远离管二的一端为第一端,管二上远离管一的一端为第二端;第一端用于连接盛装药液的容器,第二端设置有封头,封头用于平滑封闭第...
王佳周旖旎
文献传递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分期手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刘倩张淑兰吴玉梅朱根海文亚玲陈亦乐孔北华郑建华王佳丁西来杨佳欣曹冬焱沈铿郎景和张国楠辛晓燕谢幸
文献传递
一种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器,包括用于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U形管、回形针,所述U形管的两端管头均与固定壳的外壁连接,构成定位孔,所述回形针的针头贯穿所述定位孔。通过定位装置防...
王佳
文献传递
探讨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选用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的价值。方法遴选123例肿瘤化疗置管患者进行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62,选用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以及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相应评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评分(P<0.05);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24.5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护理中效果确切,可明显其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亦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值得借鉴。
潘常辉黎柯宇杨飞霞古芳尤王佳
关键词:肿瘤化疗置管疼痛程度
颈内静脉导管原位置换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原位置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55例需要更换颈内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7例,采用颈内静脉导管原位置换法;对照组78例,采用颈内静脉重新穿刺置管法。观察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出血量的差别。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导管原位置换操作安全简便,经济有效,既可使通道重建,又减轻患者重新穿刺的痛苦,利于临床推广。
余启艳文成玉王佳陆翔
关键词:颈内静脉
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病原学及mTORC1/HIF1α通路相关基因表达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C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相关因子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合并术后切口感染患者80例为感染组、未并发感染患者45例为非感染组,80名体检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采用PCR法检测外周血mTORC1/HIF1α通路相对表达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TORC1/HIF1α相关因子对切口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2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占61.42%,革兰阳性菌46株占36.22%,真菌3株占2.36%;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mTORC1、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M2-型丙酮酸激酶(PKM2)、糖基磷脂酰肌醇(GPI)和肌钙蛋白(TPI)相对表达量上调,且感染组患者上述各指标表达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TORC1、HIF1α、Glut1、PKM2、GPI和TPI诊断术后切口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患者mTORC1/HIF1α通路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各指标对术后感染具有诊断价值.
潘常辉黎柯渝王佳古芳尤肖红英
关键词:术后切口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