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斌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郧阳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总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对儿童双眼视及视觉诱发电位 (VEP)双眼总和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正常儿童及 34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 (分有、无立体视两组 )进行全视野刺激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结果 :双眼刺激视觉诱发电位总和VEP和单眼刺激视觉诱发电位AP10 0 :无立体视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及有立体视组 (P <0 .0 1) ;有立体视组低于正常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单眼刺激视觉诱发电位LP10 0 :屈光不正性弱视组较正常组明显延长 (P <0 .0 1) ,有、无立体视两组之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视觉诱发电位比行为或心理物理方法更为优越 ,能定量准确地客观反映视功能状态 ,视觉诱发电位双眼总和能客观评价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双眼视。
- 王志斌张春莲许玲孙斌张勇
- 关键词:屈光不正弱视双眼儿童
-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术后泪膜稳定性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术(PRK与LASIK)后泪膜变化与眼部干燥症状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86例(372只眼)近视眼患者分别进行了PRK和LASIK手术,其中PRK者102例(204只眼)、LASIK者84例(168只眼),分别观察患眼术后7、15、30、60天主观感觉、上皮缺损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UT),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在PRK治疗组有188只眼感觉术后有不同程度上的眼干燥症,LASIK治疗组有24只眼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眼干燥症状,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7、15、30天PRK治疗组术后上皮缺损者明显多于LASIK治疗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RK治疗组术后7、15、30天BUT较LASIK治疗组明显缩短,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RK组术后有干燥症状眼(BUT)及术后7、15、30天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LASIK组术后各期与术前以及术后各期之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RK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术眼可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眼干燥症状,但随着角膜的愈合而逐渐恢复,眼干燥症状也逐渐减轻或消失。LASIK由于保留了角膜上皮的完整性,对泪膜稳定性影响不大,临床干燥症状发生较少。
- 黄剑云张勇孙斌
- 关键词:泪膜泪膜破裂时间